阅读新闻

叔本华论天才

[日期:2007-09-08]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注:
    叔本华是世界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

    一个天才是一个具有双重智力的人:其一为自己,为自己的意志服务,其二为世界,他就是它的镜子,因为他纯客观地理解它。
                                                      ——《叔本华散文选》,152页
      
    天才往往无能应付实际生活。他特别缺乏普通的,平庸的智力(不论它是敏锐还是迟钝)所有的冷静。
                                                     ——(同上,153页)

    天分高的人像头脑一样,除了人人都过的普通生活外,还过第二种纯智力的生活,它不仅在知识方面,而且在相关的真正的理解力与判断力方面不断有所增长,修正和扩大。…它以持续不断的思考,学习,尝试和实践为内容,渐渐变成主要的生存方式,而将个人生存仅仅降为达到目的的手段。
                                                      ——(同上,152页)

    天才是这样一种人,在他的头脑里世界作为表象获得更大一种明晰度,留下了更清晰的印痕;在他身上最重要深刻的眼力并不细致地观察个别事物,而是深入地理解整体;所以,人类可以从他得到最大的教益。……还可以把天才说成是对于事物,从而对于其对立而即他自身的一种非常明晰的认识(意识)。……首先跟它作对的是愚昧,最后是妒嫉;如果他一旦经受住这一切,人们便会对他和他的作品一拥而上,希望从他得到一道什么光,来照亮他们生存的黑暗,甚至为他们说明这种黑暗的所以然……
                                                      ——(同上,155页)

    为了产生独到的,非凡的也许甚至是不朽的思想,不妨在若干时刻内彻底疏远世界与事物,使最普通的对象与过程显得完全新奇而陌生,正是这样它们的真正本质才能展现出来。
                                                      ——(同上,155页)

    天才所预有的报偿,在于它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它本身。谁又真正活得比他更入呢?他从事思维的若干顷刻越过几百年的喧嚣,其自身仍然隐约可闻。
……

    一个真正卓越的心灵不仅创造出决非来自别人的思想和作品,不单是在这些方面表现他的伟大;而且由于认识到思考对于他是一种自然而又轻松的活动,他便时刻乐于从事这项活动……
    此外,以往或同代的伟大心灵的杰作,只为他一人而完全存在。

    伟大的心灵对于渺小的心灵应有几分宽容才是;因为他们正是因为后者渺小而成为伟大的。

    经常可见,一个伟大的心灵宁愿独白,而不愿意在这世界上与人对话……

    他到必要时倒宁愿往在最狭隘的环境里,如果它能保证他自由运用他的时间,来发展和应用他的智力,也就是为他提供异常珍贵的闲暇。

    那些从大众中脱颖而出的并被称为天才的人们,不过是整个人类“阴霾中的一线阳光”。他们完成了别人简直不能完成的事物。因此,他们的独创性是如此巨大,连他们每个人的个性也表现得如此强烈,以致在所有存在过的天才之间,都显示出性格上和精神上的全盘差异,每个天才正是由于这种差异而将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了世界,而且这件礼物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从任何同类作品身上获得的。正是如此,阿里奥斯陀所谓的“大自然给天才压印后,便把印模打碎了”,才是一个十分中肯而又有权驰名于世的比喻。
                                                    ——(同上,抄于1998年2月28日,南坪)

    由于人类的能力毕竟有其极限,每个伟人的心灵一般说来在智力方面也有绝对薄弱的一面。
                                                    ——(同上,163页)

    不如说它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本能,是它驱使天才的个人把所见所感,表现在持久的作品,而未意识到任何更远的动机。
                                                    ——(同上,166页)

    天生有充足睿智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他需要闲暇时光,发展和成熟自己的智性机能,和享受生命内在的宝藏……生来具有伟大心智的人,都看重闲暇,珍视闲暇如生命。

    天赋的伟大才智是一种个性极为敏锐的活动,对各种痛苦的受容性极高,它含有强烈的气质,广大而生动的想象力……

    天赋之才常常疏远他人,只因已身所具备的已绰绰有佘,不需也不能在他人中获得什么……

    亚里斯多德说:“得以自由运用任何种类的力量便是幸福。”歌德说:“若人生而具备某些可以为他所使用的才华,他的最大幸福便在于使用这些才华。”

    一个赋有高度心灵能力的人,他思想丰富,生命充实而有意义,一旦得以自主,便立即献身于从事有价值,有趣味对象的追求,所以在他自身里含有最高贵的快乐源泉,诸如对自然的观察,对人事的思索,对历史上伟大成就领会和了解(深刻透彻的明白伟大事迹的意义,是此类人独具的才能),这是他需要的唯一外界激励的来源。

    唯有极高的睿知力,所谓“天才”方能达到这种求知的强度,它投入整个时间和精力,力图阵述他独特的世界观,或者用诗,或以哲学来表达它对生命的看法。因此他急需安静的独处,完成他思想的作品,所以他欢迎孤独,闲暇是至高的善,其他一切不但不重要,甚至是可厌的。
                                            ——叔本华著《人生的智慧》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周国平谈天才
下一篇:西方名人论天才(1)
相关新闻 名家论天才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好   (hunter ,11/08/2008 22:09:55 )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