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疯狂与天才

[日期:2007-09-08]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不用看达利高高翘向天穹的小胡子,不用观赏他充满奇思怪想的画图,单是这句不同凡响的妙语,就足使你想像得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天才往往都有些疯气,但绝非常人观念中的疯子。他们疯,他们狂,是因为他们的才情过于充沛,他们的识见过于精辟,他们的个性过于鲜明,他们的追求过于痴迷。因而在常人眼里,他们不是疯得怕人,就是狂得可笑。
    天才的疯狂既有真狂的成分,也难免矫饰的因素。真狂成分居多者每每陷人狂想而不能自拔,最终变成真正的疯人,割掉自己耳朵的梵高和捶击自己阳物的徐渭即属此类。矫饰因素为主者,表面上疯疯癫癫,内心里却明明白白;换言之,那疯癫主要是装给别人看的,有时甚至是一种哗众取宠的手段。拜石为兄的米颠不乏这种矫饰因素,达利在这方面更是登峰造极:他亲率人马抬着数十米长的超级面包游行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当然,时间长了,这种有意的矫饰也会变成自然的癖性。
    本书所收的《达利的秘密生活》和《一个天才的日记》,乍看起来,似乎是满篇疯话,一派胡言。达利口口声声宣称自己是救世主,每天都在创造丰功伟迹,取得划时代的胜利。不过,当你看到他把拉屎、放屁都视为惊天动地的奇迹时,便会明白这个救世主的自白中到底掺入多少水分了。
    我认为,达利的自传和日记,与其视为信史来读,不若当作超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来欣赏。超现实主义的文学与绘画,如同超现实主义的戏剧和电影一样,都是超现实主义这一总的艺术流派的组成部分。照我的理解,这一流派的基本特色是:以本能、梦境、幻觉等潜意识为本源,以随意的主观联想代替严密的逻辑联系,以逼真的形象、场景的反常组合造成惊人的印象。附带说一句,我国一些画家乃至评论家不明究理,竟将超现实主义与超级写实主义(亦即照相写实主义)混为一谈。几年前在某市举办的超现实主义画展中,竟找不到一幅真正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展出的作品中除了照相式的精细刻画,看不出半点狂想成分。凡不明超现实主义为何物者,只消翻阅此书,即可找到答案。
    20世纪上半叶的几个著名画家,如高更、毕加索、马蒂斯等大师,都显示出相当高的文学造诣。高更的波利尼西亚生活回忆《诺亚一诺亚》,前些年《中国美术报》曾有披露;而他的长篇自传《前与后》则至今未见译介。毕加索写过剧本,尤喜作诗。我曾有幸翻译过他的《佛朗哥的梦幻与谎言》等诗作①,为其过人的想象力与激越的‘清感深深感动。马蒂斯的文艺随笔蕴涵哲理、格调清新,我已选译若干,拟同毕加索的短文和谈话合集出版。
    不过,难怪达利时时口出狂言,他的文学素养的确胜过这些前辈。除了自传和日记之外,他还发表过《毕加索颂》等长诗,出版过《隐蔽的面目》以及几本评论和随笔。单就奉献给读者的这本自传和日记而言,他关于自己蟋蟀恐惧症的精彩描绘,关于把胎症当作臭虫割得满身血污这一历险记的诱人记述,还有对偏执狂单相思患者李季姬形象的成功塑造,都足令许多终身舞文弄墨者自愧弗如!尽管他对于粪便津津有味的“品尝”令人恶心,他因长期阳萎而对于犀牛角的狂热崇拜也未免有失风雅。
    当然,如同对待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天才一样,对达利,对达利的作品也不能求全责备。因为天才的缺点往往同他们的优点一样异乎寻常地突出,他们在为人类文明作出伟大贡献的同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带来危害。因而不可用世俗的准则去要求他们。否则,这些准则要么将他们埋葬,要么被他们冲破。由于埋葬者多而冲出者少,天才才成为凤毛腔角,成为人们顶礼膜拜或百般攻击的对象。
    我们向读者推荐这部传记和日记,并不是要读者以达利为榜样自吹自擂、藐视一切,努力争取被学校、家庭和所在的团体开除,而是希望读者在翻阅之时能从作者才气横溢、不落流俗的文字中获得美的享受,振奋不断进取的精神;而在掩卷之后能对这个旷世奇才的心灵轨迹和生活面貌乃至超现实主义运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真正明白他的种种狂言妄语中所包涵的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信,一切真正的天才和半天才都将在本书中发现自己的影子;一切同情和崇拜天才者都可在本书中获得最大的满足;一切仇视和压制天才者都会在本书中找到最理想的靶子;而一切潜在的天才都将受本书的激励而实现天才的飞跃。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西方思想中的天才观
下一篇:创新型天才
相关新闻 天才纵论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