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内容选摘自“舒明武作品选集”第七部《天才》第五章。
《天才》一书全文的电子版可以在本网站免费下载。)
1、意欲的猛烈
一切伟大的理论是如何得来的?那一定要他本人倾注全部精神力在某一点,由于全副心神的贯注和集中,其他一切的世界完全自眼中消失,只有他的“对象”来填充一切的实在。……冷静的人难就成天才。天才还有一点不利,就是感受性太大,这是由于神经或脑髓生活异常高度化所带来的结果,同时这也是天才者的条件“意欲的猛烈”所提携来的。
2、主动爆发
天才,就是主动性的爆发。
3、豪放的浪漫色彩
如今,豪放的浪漫色彩漫天铺洒开来,一下就接上了自由之花,瞧,天边有个猎物——,嗅到大道的踪影。他们本是大道的化身,见到了元神,激情一喷三千丈!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矣。”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小道千千万万,大道只有一个,世人常在小道上做得潇潇洒洒和完完美美,却不知在更高的层次上,以大道看来,—切都是野狐禅,—切都是鸡毛蒜皮!……
自和大道相碰撞相交汇后,藐视种种小道,与一切花招、技巧无缘,因为世间的一切差别与大道比起来都微不足道,恰如庄子说,我日行数十里,蝼蛄数十步,二者的差别与鲲鹏的扶摇直上十万八千里相比简直是—个点,一个静止的点。整个世界便浑然同一起来,打破了一切偶像和禁忌,随时合奏着神的恋曲。
——何利云、范敏
4、迷狂的状态
柏拉图说:“……有一种迷狂是神灵的禀赋,人类的许多最重要的福利都是从它来的。就拿得尔福的女预言家和多多那的女巫们来说吧,她们就是在迷狂状态中替希腊创造了许多福泽,无论在公的方面或私的方面。若是在她们清醒的时候,她们就没有什么贡献。”
5、接近极度的疯狂
法国思想家布莱斯·帕斯卡尔,他曾不止一次说,极度的才智与极度的疯狂非常接近;而另一个法国思想家和哲学家德尼·狄德罗则更是在“猜想只有那些非凡绝世的近乎神性的人才是忧郁和忧郁质的人”之后,直接欢呼说:“啊!天才和疯狂多么相近啊!”
6、偏执狂或妄想狂
对于天才和疯狂有关的说法抱有最大信念的人要算是著名的意大利精神病学家塞拉·隆布罗索(Casare Lombroso,1835——1909)了,他写了整整一部专著《天才的人》,来详细论证“极端聪明的人都是极端癫狂的”,坚信“事实是,不要说有众多的天才人物在他们一生的某个时期,都是妄想幻觉的人或者精神错乱的人,或者像维科(意大利哲学家)那样伟大的一生都是在发狂的人,还有多少大思想家,他们的一生都表明他们是偏执狂或妄想狂”。
7、因心灵的痛苦而癫狂
俄国作家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格里包耶多夫写过一个剧本,叫《智慧的痛苦》,描写主人翁、才智非凡的恰茨基从国外回到莫斯科,发现俄罗斯社会仍旧像以前一样的浑浊,他自己原来所爱的女伴也已经堕落,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他认识到,这是社会的罪恶,于是便向这个社会发出控诉,但结果却被上流社会的人看成是“疯子”。剧本说明,一个非凡天才的人物,在遭受极度痛苦的情境中,是会因这心灵的极大痛苦而陷入癫狂的。
8、宣称自己是救世主
“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不用看达利高高翘向天穹的小胡子,不用观赏他充满奇思怪想的画图,单是这句不同凡响的妙语,就足使你想象得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达利口口声声宣称自己是救世主,每天都在创造丰功伟迹,取得划时代的胜利。
9、往往都有些疯气
天才往往都有些疯气,但绝非常人观念中的疯子。他们疯,他们狂,是因为他们的才情过于充沛,他们的识见过于精辟,他们的个性过于鲜明,他们的追求过于痴迷。因而在常人眼里,他们不是疯得怕人,就是狂得可笑。
10、疯狂的创造力
任何一个伟大天才都必定具有最优秀的艺术本能素质与最优秀的形象思维能力,因而才具有着最伟大疯狂的创造力。
11、崩溃和毁灭的边缘
“健忘症”使事业取得巨大成功,也埋下致命祸种:心中没有什么好依托,感情就不能安分下来,只能在一阵阵热撞击中获得高层次上的平衡。但是,强烈的感情总是不持久的,周期般发作的阵痛常常把人推向崩溃和毁灭的边缘。像一切悲剧一样,致命的打击来自内部。凭着生命死角上一丝可怜的自重和自傲,才没有在灾难的魔力场中倒下。不!天才,你不要倒下!你不应该倒下!你不能倒下!
12、感觉自己身处异世
天才疯了,因为他承载了太多的伤悲和痛苦,他太理解自己的人生和这个满含失落的社会。
在这个理想信仰淡漠在细碎生活中的社会里,他时时感觉自己身处异世,虽然人们热情洋溢,对生活充满信心,自信而坚强,乐观地追求着各种各样的幸福,然后在幸福中尽情富足的享受着生活的赐予。虚荣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欲望和谋求更大幸福的野心到处张扬着,人们的罪恶在华美的语言里被转变成道德的形式浸透到每一个角落,人们照顾现实的蝇头小利比照顾自己的良心显得更加热心和执著。所有现实的利益和获取是评价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唯一标准,真理在这里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轻易就被一张张纸币撞击得粉碎或者是购买,真理其实只是对曾经真知时代的追忆。
13、疯子的自言自语
他锐利的目光,睿智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像大海的激流一样澎湃,他总以为能够涤净人心已潜藏的污垢,将人们召回纯净的时代,但可怜的人群呵!似乎已病入膏肓,无知地以为自己已成了宇宙当之无愧的主宰,可以随意改变宇宙永恒的规律,可以把地球当作仓库随意取用。他大声的呼唤对于人们来说只不过是疯子的自言自语。他曾经走访过很有学识的朋友,他怀想那怕只有一小撮有真知灼见的朋友,也能像太阳的光辉将光明撒遍环宇,希望叩门而入,但他们却用一种似是而非的假道德框架妄图同化这个其实想拯救他们的人,用理性掩饰他们的无知和懦弱,他失落着关上了那扇不配得到阳光的门
他跪伏在自己的良心面前,祈求上天赎罪,他知道纵然让自己长成一棵苍天大树,人们也只是把他当一棵小草来看待,人性和社会的病态已形成无可摧毁的习惯,已经成了生命主要的形式无可挽救。
天才痛苦地神经质地点燃了生命的火焰,燃烧着耗尽了自己最后一滴血液,他疯了。
14、轰轰烈烈的疯子
如果我们遨游于汗牛充栋的书海,如果我们打开那光彩夺目的世界名人手册,如果我们满怀仰慕和钦佩的目光,回望历史上那支长长的神秘的天才队伍,我们就会万分惊讶的发现,天才和疯子并不是风马牛不相及,并不是两条永远并行不悖没有交叉点的铁轨。恰恰相反,有诸多的天才和疯子是两位一体纠缠不清的,他们在扮演天才角色的同时,便成功的扮演了惊世骇俗、轰轰烈烈的疯子的角色。
——皇城鸽
15、疯狂激动时的状态
天才们在进行创造的狂热状态与人们疯狂激动时的状态非常相似。并且,异常突出的特征——自我心中主义,高度的自尊心,坚韧不拔的毅力,不论做什么,都没有剧痛之感,而能坚信不移,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做不懈的努力。
——拉姆勃林
16、极端、狂热和抑郁
走极端、狂热、抑郁是诗人常见的毛病。这些东西可能是正常人格的变态,用得当了又可能是诗人的天才。
——梅梅子
17、暴烈或极端的手段
天才所以同时扮演疯子的角色,正是他们与生俱来就可能是一个异数,因为拥有超凡的才华和一颗过于敏感的心灵,天才胸膛内激荡的热血和生命激情,是注定要大起大落的,是注定要撞在坚硬的现实墙壁上化为齑粉的。这就无比雄辩的说明,天才也有他们的软肋和弱点,因为不肯同流合污,因为不肯向低俗的生活妥协,因为要同红尘滚滚、欲望横流的世界保持必要的警醒和距离,他们习惯上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有时甚至采取暴烈或极端的手段,让自己绚烂的生命之花,悲壮的凋零在时间的长河里。
——皇城鸽
18、生命的飞翔和终结
所有正在行走或有所建树的文字,最终都将归结为对自身生命、价值甚至对整个人类生存尊严的一种追问,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
19、疯狂激情之中完成
一切伟大的精神产物都是在疯狂激情之中完成的(真理性典型形象=情感=真理);这晶莹闪烁着温柔光芒的真理性典型形象,就像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一样,极度清晰,好似大脑黑暗的房间内点亮了一盏小小的乳白色灯泡,把这黑暗房屋中的事物(真理性典型形象)一切特征、规律,照得清清楚楚,极度清晰地跃然于眼前,并明显地显示出全部语言的特征,这等天才形象思维能力极强,思维彻底冲破语言障碍,真理性典型形象的全部语言特征被用极其轻松、自然、细致、富于激情、形象幽默的语言方式极准确地表述出来(真理性典型形象=语言)。
20、两种脑现象的对称
“科学、艺术、和哲学使极少数异常性格的天才或卓越人物身上的巨大能量有了发泄的口子,如果他们不去创造,他们有可能会发疯或犯罪。他们之所以没有成为犯罪或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因为他们成了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
天才的创作和精神错乱有同样的大脑解剖学和脑化学筑构学(chemoarchitecture of brain)。
天才和疯子是两种脑现象的对称,是一对矛盾,恰如爱和恨,幸福和痛苦,甜和苦。
天才和疯子的大脑构造都远远偏离正常。”
——赵鑫珊
舒明武
邮箱:smuce@vip.163.com
QQ:524842691
2014、2、16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