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产生,还有一个机遇问题,这就是时代为他提供的条件。在什么样的时代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英雄。常言说,乱世出英雄。其原因在于,在乱世中天才所受到的约束和压抑最少,他的才能可以得到较为自由的发挥。其次,在社会混乱的条件下,社会原先的正常秩序被打乱,原先社会中单一的选择原则被破坏,而新的社会选择原则尚未形成(在一个稳定社会中,社会只选择那些符合它的要求的人走上历史的舞台),这时往往英雄辈出,原先不受社会欢迎的英雄脱颖而出,英雄的性格具有多样性。再者,社会混乱时期为英雄提供了最多的机会,社会的灾难刺激着天才,激励着他的创造历史的冲动。最后,在社会稳定时期,等级秩序森然,要上升一个等级是很困难的事。但在乱世中,这种秩序被打破,因而英雄可以像电子跃迁那样,很快跃迁到较高的层次。例如在毛泽东的队伍中,当时有很多将领非常年轻,许多将军级的人物只有20岁左右,就是由于这个原因。那些将领的级别,如果是在一个稳定的社会里,要一级一级地熬一辈子还不一定熬得上。所以,一个将帅之才,在和平的年代里是难以显身手的,他很可能会在马厩里当一辈子马夫。
这里就有一个天才人物走向成功的时空条件问题。天才固然是天生之才,但他究竟能否成功,能否脱颖而出,还取决于他生于其中的境域,或者说,外部的时空条件对于英雄有一种选择作用,天才必须具有他能够在其中得到成长的土壤。这大概就是所谓"时势造英雄"的意思吧。在任何时代里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才,但这些不同的人才并不能都走向成功,只有那些适合当时社会需要的人,才能够成为英雄或天才。例如,在战争年代里,只有那些具有军事才能的人才能够成为叱吒风云的人物;这时候,具有其他才能的人往往隐而不显。但在和平年代里就不同了,富有军事才能的人常常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而那些适合于和平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型人才则大显身手。一个富有科学头脑的人,如果生在古代,那么他顶多能够成为一个科学幻想家。
由此看来,天才人物虽然是天生的材料,但这天才的潜质能否显现出来,从而成为一个现实的天才,还要有相应的外部环境,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才或英雄。天才人物的"材"尽管是天生的,但离开了具体的、相应的环境,它是无法显现出来的,这就如同演戏一样,没有舞台,戏剧是无法演出的。因此,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说,究竟是时势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造就了时势,因为,虽然时势对于英雄的造就起着选择作用,但英雄并不是被动地由时势产生的,英雄人物也积极地造就着时势。或者说,英雄和时势是一种相互造就的关系。同样,一个人的才能与他的时空条件也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造就的关系。
《庄子·徐无鬼》中的一个故事可以非常清楚地说明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有一次庄子去参加一个葬礼,路过惠子之墓时对周围的人说:从前有位居住在郢的人,鼻尖上沾了一点白灰,薄如蝇翼,于是就请他的朋友石匠人来帮他削掉。石匠人抡起大斧,呼啸生风地劈去,把灰尘全部削掉了,却丝毫没有伤着他的鼻子,他原地而立,毫无惧色。
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英雄人物既是历史所造就的,同样,英雄人物也造就着历史;或者说,历史创造英雄,英雄也创造历史。如果去掉了英雄人物,历史就会失去光彩,甚至就没有历史,因为历史的进程都是以英雄的名字为标志的;如果没有历史,英雄则没有存身之地。英雄与群众也是一种相互造就的关系。没有英雄的群众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是干不成任何事业的;而没有群众的英雄不过是孤家寡人,他也难以成就任何事业。有什么样的群众,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英雄;有什么样的英雄,就会招徕什么样的群众。同样是中国的老百姓,到蒋介石的军队里去是一种精神面貌,而到毛泽东的军队里去却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面貌。所以,我们就难以单方面地说,究竟是这样的群众造就了这样的英雄,还是这样的英雄造就了这样的群众。我们也不能说,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还是群众创造了历史,因为单有群众或单有英雄,都不可能创造出历史,历史是英雄与群众一起创造的。
天才的产生还与国度有关,我的意思是与国土的大小有关。地域的大小对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里,往往能够产生胸怀远大的人;而在一个国土狭小的国家里,就几乎没有这样的人产生。我们从一些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若生活在国土狭小的地方,那么其作品多有一种小家子气;相反,若作者生活在国土广阔的国家里,那么其作品就比较大气。虽然大国中也有小家子气的作品,但大气的作品肯定出在大国里,而小国里却永远出不了大气的作品。比如说,尼泊尔这样的小国,恐怕永远也产生不出世界级的人物,事实上,它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产生过有世界影响的人物。这与人的视野有关,视野狭小,就不可能有广阔的胸怀;广袤的国土,无形中培养了人们宽广的胸怀。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天才,还应当有尽可能广阔的视野,不仅要胸怀祖国,还要胸怀世界;不仅要胸怀地球,还要放眼宇宙。
总之,天才和英雄人物的产生,有许多非理性能够控制的因素起着作用。这样,如果我们按照某种既定的模式去培养天才,那么很可能会扼杀了天才。虽然天才离不开教育和培养,但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变成某种僵死的教条,否则,是不利于天才成长的。由于天才人物的产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因而我们的教育和社会,就应当尽可能提供一种自由发展的氛围,使人的才能能够自由地发展,从而也使各种各样的人才能够有展现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天才不至于被扼杀或者埋没,也才能够使多种多样的天才人物产生出来。
(作者:严春友。)
2010-5-17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