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天才与时代

[日期:2008-11-16]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1841913,克拉拉22岁生日,舒曼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是一首d小调交响曲。

 

那一年,真可以说是舒曼的交响曲年。第一号降B大调交响曲演出后,舒曼立刻在四五月间,再写了一部“小交响曲”。“小交响曲”之后,又有另外一首c小调交响曲。当克拉拉生日快到时,舒曼马不停蹄又赶了d小调交响曲,那已经是8个月内,他写的第四首交响曲了。

 

显然,有千百个关于交响曲的念头,在舒曼脑中竞涌着,可能还有将近十年来,他最新交响曲作品失败的记忆,刺激着他要证明自己不只是个写钢琴曲的音乐家。

 

1832年,22岁的舒曼尝试挑战交响曲,他的g小调作品分别在当年11月和次年4月,两度演出,可是两次演出之后,舒曼放弃了原本要对作品进行修改的念头,索性直接将这首交响曲完全埋葬,不再演出。

 

1837年,舒曼鼓起勇气,又写了一首降E大调交响曲,然而这部作品,和g小调一样,惨遭舒曼丢弃。

 

所以1841年降B大调的成功,对舒曼意义非凡。他向世人展现了操控钢琴之外其它器乐的能力,难怪他随后陷入旋风式的交响曲狂热里。只是,主观的狂热抵不过冰冷的客观现实,降B大调之后的其它3部交响曲,并未能相继带来掌声与肯定。狂热过后,舒曼也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小交响曲”后来被他拆开来,否定了交响曲结构,改命名为“序曲、诙谐曲和终曲”,c小调则只留下其中诙谐曲乐章的部分内容,塞进后期编号99的钢琴作品里。至于送给克拉拉的d小调,舒曼足足花了12年反复琢磨,到1853年才重新出版。

 

为什么像舒曼这样的大作曲家,其音乐才气在历史上找不到几个可以相匹敌的对手,写起交响曲来,竟然那么痛苦、那么辛苦?

 

其中一个理由,身为作曲大家的布梭尼讲得最明白,他说:贝多芬大部分的钢琴奏鸣曲,都像是在钢琴上演奏的交响曲;而舒曼的交响曲,听起来都像是由乐团演奏的钢琴曲。

 

贝多芬的交响曲,尤其从第三号以后,充满了搏斗、冲突。各个声部虽然似乎在共同推衍一个主题,然而彼此的关系,经常是隐藏在调性和谐底下呼之欲出的敌意与敌对。贝多芬钢琴曲,尤其是他耳聋了单纯凭借想象写出来的后期作品,内在声部张力跟交响曲一样大,形式上可以由一个人十根手指弹出的音乐,但隐约的前提却是演奏者必须能够自我分裂成为好几种人格,才能有效有力地展开曲子内部声部互动。

 

之后,19世纪初期出生的舒曼那一代,他们长成、创造的整体文化价值改变了,浪漫的个人概念涌动着,越来越强悍。

 

他们,舒曼、肖邦、门德尔颂、李斯特,都是先成为个性强烈、情感丰沛的浪漫主义式个人,然后才进行创作的;换句话说,他们活在浪漫主义的时代精神里,虽然他们都佩服贝多芬、崇拜贝多芬,然而他们无从复制贝多芬那种多角冲突的音乐风格。他们的张力,是个人的内在冲突;那个人外围的整合性,是浪漫主义的起点,更是浪漫主义的核心动力。

 

天才横溢如舒曼,都无法超越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去写贝多芬式的交响曲。天才带领时代,然而再大的天才都无法复活已经逝去了的时代。听舒曼在音乐史上“迟来”的交响曲,我们感受到那强烈时代传递的脉动,思索个人成就与时代精神间的复杂关系。

 

(作者:杨照)    

2008-11-14录入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天才与俗物
下一篇:天才与法度
相关新闻 天才纵论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