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推动着战争领域不断拓展。海底———作为一个特殊而充满神奇的军事领域,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世界一些军事大国和濒海发达国家,为在新世纪能掌握广阔战场的主动权,正在积极从事海底战场开发,运用其军事高技术,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加紧建立海底战场作战系统和作战设施,以求尽快掌握“制海底战场权”。
●海底,作为一个具有极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和极其重要军事价值的神秘领域,在军事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建设海底作战基地。人类深水探测与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根据海战的作战意图和总体部署,在较深的水域内建立大型作战基地的设想变为可能。目前,世界一些军事强国正依靠其先进的水下技术,从事将作战力量逐步向深海作战基地集中转移,以便通过控制海底的作战区域,掌握海底战场主动权。据有关报道,美军已在水深
配置海底作战兵器。海底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在配置作战兵器、实现有效地隐蔽、达成战争突然性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在海底配置大批常规潜艇和导弹潜艇的同时,还可以推进洋底导弹武器发展计划。海底作战系统配置的逐步完善,无疑将会使全球作战指挥的灵活性和作战行动的协调性有新的改观。
构建海底发射阵地。目前在海底战场开发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多的是构建海底发射阵地。这种发射阵地通常选择在深水区、海峡地带和多礁区,其主要作用是既能灵活地在海底战场与敌潜艇作战,又能有效地支援其他战场作战。
部署海底作战保障。如果在深水区建设可供居住的水下据点,特别是部署海底作战物资补给和维修中心,潜艇和导弹武器可不必到固定的港泊驻点,也不用浮出水面进行维修,即可直接在水下补充导弹或鱼雷,或替换艇员。据悉,美国在海底石油开采过程中,已在大洋的多个水域建立了水下储油库,并随时可为美军的海底作战提供油料保障。同时,美军还在加紧完善水下作战物资贮存体系,以确保战时可不必通过海面上的泊点保障即能满足海底作战需求。
●海底战场作为与现代海战、空战、电磁战等相结合的全新作战领域,正日渐展现出新的优势
作战力量部署隐蔽灵活。海底战场范围广大,特别是位于公海的海底战场,作战力量部署和作战行动一般不受国家疆界的限制,在作战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灵活地选择和部署作战力量,从而使战争局势更加复杂多变。
作战行动自由度大。相对于陆战场而言,海底战场的作战受地形、气象等条件的制约因素较少,作战一般没有昼夜之分,基本上是在“相似”的时空进行。这些陆战中无法比拟的有利条件,使作战行动真正实现了“全天候”和“全方位”。
作战部队生存能力强。海底特殊的地理环境,使部署在海底的作战部队有着天然的伪装作用,从而大大地降低了部队被侦知的可能。同时,部队可以借助海水的掩护,对地面、空中等目标实施突然打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己方的战场生存能力。
当然,由于海底战场上的作战物资补给,不仅受海底战场的敌情和水情的制约,而且也受作战物资储备数量的限制。通常情况下,各种物资多数仍要由海上基地供应,可一旦敌方控制了制海权,其补给就难于做到及时和有效。因此,海底战场的作战保障难度将超过陆、空战场,其保障人员也将大大超过战斗人员。
●未来海底战场作战样式将令人耳目一新,深水潜艇将在作战中唱主角
远距离袭击的“破交战”。这种作战样式,主要包括破坏敌方的海上交通线和破坏敌方的海底交通线。高技术条件下的海战,夺取“制海权”十分重要。在这方面,隐蔽在海底战场的现代化潜艇具有很大的优势。在作战中,一旦发现敌方的舰船后,潜艇可在几十海里至几百海里的水下对敌实施准确的攻击,且由于核动力潜艇与水面舰艇的航速不相上下,潜艇还可进行多次占位攻击。在海底,深水潜艇还可在较远的距离上选择有利的位置和时机,隐蔽地对敌方潜艇实施攻击,破坏敌方的作战部署,降低敌潜艇对己方海上舰队行动的威胁。
对舰艇泊地和岸上目标的“袭击战”。现代海战中,武器的高精度和强破坏力,使袭击的快速性和突然性更易达成。而对敌方泊地和岸上目标的袭击,将是未来海战的主要作战行动,作为海底战场主力的潜艇,由于具有灵活的海底机动能力,将充当这种袭击战的“主角”。
对海底作战基地的“防护战”。海底作战基地的建立,对敌方的海上作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将成为敌方重点摧毁的目标。然而,由于海底作战基地通常设置在深水区、复杂的水域和海底地形上,通常来自敌方海上打击的威胁较小,而主要的威胁将是敌方的潜艇。为防护敌方对海底作战基地的攻击,除通过在基地设置高技术化的作战兵器,实施整体防护外,主要是以己方的潜艇作为基本防护力量。可通过部署在基地附近的潜艇群以及海底防御阵地,组成较为完善和严密的防护网。在作战中,通过先敌发现、先敌展开、先敌占位、先敌攻击,以积极的攻势行动,达到防御目的,从而确保海底作战基地的安全。
海底战场的潜艇“对抗战”。为争夺海底战场优势,海底战场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潜艇战。届时,潜艇母舰将大量出现。导弹攻击对抗也将成为主流,即以装备在潜艇上的精确制导导弹对敌潜艇实施攻击,并以强电磁波和假目标源干扰敌方的制导系统和诱开敌来袭的导弹,以控制海底战场主动权。
●目前各国军队对海底战场极为关注,认为对海底战场的高技术投入,势必对未来战争产生深远和广泛的影响
“制海底战场权”将成为夺取“制海权”的关键。现代海战越是高技术化,对于海上侦察、通信、导航和预警等作战保障依赖性就越强,而夺取“制海底战场权”也越发显得重要。因此,国外的一些军事家认为,海底战场将关系到夺取未来海战胜负。从某种意义讲,在未来海战中,没有“制海底战场权”,就可能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
海战的多层次打击将成为重要战法。水下空间和海底部署重要的战略战役导弹核力量,为在海战区实施多层次打击提供了可能。建立海底战场并获得控制权以后,也实现了空中、海面与海底作战力量的密切协同,以对敌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攻击。
海战将更加注重采用“软杀伤”手段。海底战场建立后威胁大为减少,作战时运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和器材与敌方进行“软对抗”的斗争,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因为无论海战的兵器多么先进,都离不开高技术化的电子设备支持,而一旦舰艇上高精密度电子仪器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系统受到干扰或破坏,就会丧失其作战能力,成为“聋子”、“瞎子”和一堆废铁。
未来战争将依赖海底战场的支持。未来,没有“制海底战场权”,失去了海底战场作战力量的支持,海上战场就难以具备较为安全的作战保障,作战指挥的稳定也将受到极大的威胁,作战行动也将无法达成。而海底战场的建立和控制,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被动局面。
总之,未来战争将是向宇宙空间和海底空间迅速延伸的立体战争,就像太空战场一样,海底战场构建在战略意义上必将会引起未来军事的重大变革。
作者:车华、耿建忠、耿海军
2007、10、23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