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未来世纪中国文化的价值

[日期:2007-09-08]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世纪交替之时,随着中国经济及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文化乃至亚洲价值在未来世纪的作用,成了全世界关注的话题。国外人士纷纷倡言,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西方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一书中说:“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在谈到儒学在未来世界中的地位时说:“面对21世纪,我们的中国学所当承担的课题是,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批判经济至上主义的风潮,并且与利己及追求利润的原理相对抗;如何将中国思想中作为深厚的传统准则积蓄下来的仁爱、调和、大同等道德原理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向全世界展示出来……”而许多亚洲国家的“大人物”则异口同声将未来发展的动力投诸儒家文化。被西方人称为“新儒家之父”的李光耀坚持“文化是人生最深刻的,最有决定性的方面”。他认为现代美国社会的基础已经腐蚀,个人责任感下降了。因而必须转而寻找新的亚洲价值:“中国的传统观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基础,我们全民都对此深信不疑”。韩国金大中则预言一个“亚太时代的到来”。他虽然不同意李光耀的文化决定论,但也倡导儒家修齐治平的哲学。他断言:“在过去几百年中,全世界为希腊民犹太基督教观念与传统所支配,现在已经是世界转向中国、印度和亚洲其他地方寻求智慧以进行另一切思想革命的时代了。”在这种全球意识的关注下,国内学人也纷纷高倡国学。呼吁发展中国文化,寻求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新融合,以重建中国文化的新纪元。
    
    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返本开新,担当未来文化世纪之大任,抑或取代西方成为世界文化中心,这都是需要诉诸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此处存而不论。但打开窗口听听世界的声音,在我们“预谋二十一世纪”时,看看种种勾勒未来文化世纪的草图,则对于我们肯定是不无裨益的。
    
    ==========================================
    
    (摘自《北京晚报》)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视觉艺术未来的三个挑战
下一篇:汉语与二十一世纪
相关新闻 未来文教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