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明武前注:
2013年10月30至
机翼下的红土高原
刻满了皱纹
深的如忧伤
浅的如初吻
长的如思乡
短的如探亲
皱纹与皱纹之间
江河似飘舞的绸带
湖泊似圆润的珠玉
星星点点的村落
似我儿时玩乐的积木
不
是我怀念的知青风景
是两万四千个重庆知青
那还没有一丝一毫皱纹的
云南边疆
八年生活的风景啊
2013、10、30写于重庆飞往昆明的途中
红河两岸
大坡大坡的香蕉林
扇动成千上万的阔叶
欢迎我的归来
欢迎四十二年前
那一位年青的英武的
充满共产主义理想的
十七岁少年的归来
木瓜树洋溢着
香甜清脆的笑容
大青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为这么多年的等候
和坚持
感到庆幸
车轮旋转
旋转成欢快的探戈
甜蜜蜜的马达
仿佛在模仿
模仿当年邓丽君
那穿越万里而至的
宝岛情歌
2013、11、1写于云南蛮耗
第二故乡的风
从车窗的细缝
猛灌了进来
我的鼻息
顿时
浸透了原始森林的芳香
芳香中
混杂着千百种
不知名的乔木花果
纯净如初的味道
混杂着
情愫含苞的我
那年那月那日的味道
远离歌乐山的风啊
我花甲的一身
愿意
真心愿意接受你的拍打
你的紧紧的拥抱
野性的狂吻
2013、11、1写于蒙自——金平的客车上
在一排排橡胶树夹道的欢迎中
老排长的二儿子
把轿车开得
像我嗖嗖的归心
藤条江 我回来了
勐拉坝 我又回来了
可满街熙熙攘攘的人们
没有人感受
我眼中灼热的目光
没有人认出我
曾是那十八团知青中
叱咤风云的一员
是的
我不怪他们
不怪他们三十四年后
理所应当的遗忘
可我
我又怎能不大声的责怪他们啊
一千多个生龙活虎的战士
二千多个流汗洒泪的日夜
难道已经
被
抹去了所有的印痕
2013、11、写于金平农场十队之夜
所谓的历史
不过是大面积的忘却
剩下的
或为恋爱焚燃的那一夜
或为理想破灭后
那一个雨打芭蕉的
黄昏
遮断半壁云天的马鞍山
仍在藤条江左岸
巍峨如当年的站着
右岸的橡胶林
依旧撒开那张黛绿色的绒毯
盖掩了一个又一个
浑圆如乳的山头
十七岁到二十五岁啊
我听不见妈妈的呼唤
听不见弟弟妹妹的笑声
只听见了
球场四周战友的喝彩
茅草屋后羞涩的私语
以及
夜读家书的一声声抽泣
如今的大脑
丢失了飞机草般浓密的细节
拼命的回忆中
只有
也只有被恋人抛弃后
那轮月色下的心痛
还留一丝残迹
2013、11、2写于十队——南溪河的途中
傻傻坐在球场的一角
呆呆凝望破损的篮板
想那篮圈上的铁锈
已经好久
好久没有体会篮球的激情了
现在是20点43分
家家关紧了大门
熟悉的虫鸣四野响起
为某一扇窗口传出的
幼儿的啼笑伴奏
星星依然悬浮
墨黑色胶林的上空
不知三叶树的枝桠间
欲炸的橡胶籽
是否也感到了睡意
十八团哟我的十八团
十连哟我的十连
我离开了很多个年头了
你们还忠实地守在这儿
为了车轮上的祖国
你们静静地
默默地守着
金平农场的日日夜夜
2013、11、2写于金平农场十队的球场
7、那位上海姑娘
那位聪慧早熟的上海姑娘
肤色曾如玫瑰般的红润
清亮的笑声从办公室窗口传来
在夜风中散发女性的温柔
那时她乌黑的一肩长发
那时她丰腴的一段腰身
常常屏住了我的呼吸
她以团支书的身份
与我探讨知青运动的走向
她以副指导员的地位
向我展示思想进步的形象
郭小川切入诗意的话题
普希金引发暧昧的想象
如果她真的有石榴裙的话
我想我一定已经拜倒
即使她的家不在南京路上
我想我也愿意随她而去
纵然命运残酷地挖了条鸿沟啊
她偶尔嫣然的一笑
至今还留有甜蜜的香息
2013、11、2晚写于金平农场十队球场
那个炮弹壳做成的大钟
孤零零吊在斜坡
没有人敲它
已经几十个春秋了
我走近它的时候
“当当当当”骤然的响起
清越中含着浑厚
在我的心头猛撞
那些十五十六岁的清早
那些十八十九岁的傍晚
一一向我聚拢
向我表示久远的敬意
九万九千棵橡胶树
听到钟声后齐刷刷立正
感恩的歌声自风中飘来
差一点引出我久违的热泪
2013、11、3写于金平农场十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