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成功的要素之一在于能时时刻刻求新求变,在公司各个方面不断有全新想法涌现。这种特质,对那些发展节奏快的公司都是至关重要的。时代的变迁太快,今日的突破转瞬而为明日黄花。如何能塑造出创新的环境,将突破视为常态而非一时之侥幸?如何激发员工勇于创新、冒险而不致虚掷公司资源?
…………
这种创造力的源头是英特尔优良的企业文化。在过去的岁月中,英特尔早已为自己定义了6大价值观而且行之有年:以结果为导向,鼓励尝试风险,着重纪律,质量至上,客户第一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前三项是英特尔不断追求突破的基石。
所谓结果导向就是设定可评量的目标,依设定的时间表提出阶段性的成果。我们相信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思考模式让英特尔务实而创新,无论在产业、工艺或服务上,都能为客户带来最大的利益。
…………
英特尔文化特质的第二项是鼓励尝试风险。这里说的,并不是闭着双眼,一头栽进挑战里头的匹夫之勇,盲目迎向挑战几近愚昧,只会带来失败,不可能带来创新。英特尔所推崇的是充分评估,在接受挑战之前,能够掌握情报,尽可能理解种种变通之道与替代方案,这才能增加对失败的控制力。我们把这个称作可预期的风险。创新必定要有再三的尝试。英特尔鼓励创新,接受失败,因为成功的基石是重复的实验与失败。
除了积极迎接挑战,对错误的包容也同样重要。在英特尔,面对“可预期的风险”而失败是能够被接受的。在这样的环境中,英特尔的人决不会害怕挑战。
…………
要让员工乐在其中,亦即英特尔得提供一个最具创造力、最有生产力、充满挑战的环境。一直以来,新的成员都是立刻投入重要的工作,把工作作为职业训练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在开放的环境里,快速学习别人的经验以迅速解决自己手上的问题。工作与学习激发了无限的动力。
信息自由流动,会使成功的高科技公司更加繁荣。这些尚未发酵的创意的传递,虽然杂乱无章,对整体而言,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资讯的流动中,新的想法才会浮上台面,更进一步和其他的想法结合。当然,如果没有思考、讨论以及研究这些行为存在,“创新”一词根本只是空谈。
事实表明,两个工程师经过讨论甚至激辩之后所产生的议案,结果往往胜于一个人闭门造车所推出的意见。更进一步,只由工程师提出的建议通常也不够好,通过与客户、营销以及工程师之间的互动探讨,才能激发出开发好产品的火花。
事实还表明,由基层发起的创意往往能快速地衍生到每个角落。第一线的经理人要善于鼓励员工创新求变。以有形的奖励来肯定员工的贡献,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
随着英特尔的成长,组织日渐庞大,这种激励日益困难。在1992年,我和一些同事讨论过这个问题,决定设立一个“创新日”。在这一天,我们希望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并且给予冠军提案10万美元的奖额,同时也给提案人一年的时间全力投入,着手他的提案。
“创新日”为许许多多潜在的新点子找到了另一个出路。公司的高级主管们并不仅仅鼓励员工尝试风险,他们也投入许多宝贵时间聆听并参加讨论。最后的公开讨论会又激发种种新的想法,在未来的“创新日”生生不息。
…………
总体说来,要培养一个创新求变的环境,并能持之以恒,首先,要将目标锁定在结果上,光有努力还不够,一定要设定具体的目标。第二,要鼓励人勇于迎向“可预测的风险”,并且习于如此。当然,要有接受合理失败的雅量。第三,一个好想法,惟有经过严谨的、有纪律的手法才能实现。以结果为导向,鼓励尝试风险以及着重纪律这些要素相结合,让创新的想法出现并且得以实现。高级主管所要做的,是经由反复查核和询问,扮演好推动创新的角色。
除此之外,要能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使得所有建议与疑问,都能在真正开放的环境里,得到彻底讨论的机会。
(资料来源: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