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一线做起,陈一木丹走过了一条精彩之路。
广告公司生产创意
创意其实就是思想,把这个思想发布出去获得利益,这就是广告公司干的事。广告公司生产这个思想主要是为卖一个硬功夫的、实在的产品来服务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广告公司已形成一套严格的生产流程。策略、定位、表现、测试,确保“产品”质量。
好的广告公司由于多年的积累已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如奥美有一个叫“品牌管家”的东西;而精信有个叫“品牌未来”的说法。可以说这两者又是一个同质化的“产品”,但主要是看谁服务的好,市场才认谁。
陈一木丹说,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阶段的广告创意有着很大区别。比如说消费品公司做的创意是对产品的承诺。如宝洁公司大部分做的都是功能,雀巢“味道好极了”,不是卖咖啡而是卖一种感觉。更进一步说是卖感受,卖服务关系。我们希望与消费者进行“对话”,产生“亲切的关系”,由于市场的细分,创意的目标受众将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消费者建立的是一种特殊的关系。不是与观众谈广告而是与消费者讲话,最后我们实现的是对“人”的沟通。
陈一木丹说,我们的工作是针对“人”卖感受。
人是我们沟通的终极目标
在采访中,陈一木丹突然说出这样一句话,“TVC(电视广告)不是针对消费者”。猛一听这句话似有天大的错误,不是针对消费者还是针对什么呢?其实,她把这一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因为她强调关系,就势必与相关的人进行专一的诉求。消费者的面太广太大。而需要这个产品的人,也就是和这有关系的人,才是“创意”的目标。
通常他们的创意表现,先有一个框架,从需求开始然后定位和找利益点。80年代是媒体先行的年代,只要你的广告在媒体上一露面,产品就能销售出去,是一个媒体垄断的时代。
90年代是一个创意突出的年代,简单的投放很难有那么突出的绩效了。创意成为一个至上的要求,好创意就能有好的市场反映,好的市场回报。而现在企业不仅仅满足于好的销量,他们更需要好的品牌。因此,现在广告公司的服务就是做“打动人的关系”。你和消费者是什么关系,是让消费者与这个产品发生什么关系。有了这样一个目标,使广告公司形成了自己的“产品”概念。实际上是谈建立品牌的方法。
我只对marketing感兴趣
非常干练的陈一木丹原来是学法文的,从小在香港长大,在美国念完大学。从小因为对美国文化特别向往,对西方的那种浪漫憧憬有加(特别是法国)。念完法文,又不能去当翻译,她本身没有兴趣。
于是又接着学习工商管理,一下子对marketing感兴趣起来。对于从小数学不好的陈一木丹来说,感觉一下找到了自己的天空。她说,我不知道数学与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可是你说咖啡好香呀,怎么吸引别人来喝呀!这多有意思呀!对这很有兴趣。市场是缤纷的,是浪漫的;对于陈一木丹来说就是一个新天地。
像许多父母一样,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她的父母都反对陈一木丹做市场和广告,认为这不是一个职业,最差也得做银行、律师和医生呀!对于认定的事就干到底的人来说,向前走是唯一的出路,对陈一木丹来说,也不例外。
回到香港的陈一木丹,寄了许多求职信出去都没有回音。有答复的说“对不起,我们不请没有经验的人”陈一木丹就说:“请你见见我,见见我就可以了”,就是凭这种执着,认真的陈一木丹用真诚感动了他们,从此一脚跨进了marketing的行列。
70年代不允许做烟草广告,她与促销员们跑市场,学习怎样促销。并且还跑过印刷厂,接触了相关行业的方方面面。2年之后,又进入一家叫精英的广告公司,整个公司就陈一木丹一个人做客户,大大小小的事做了不少,那时主要做轩尼诗、快餐店的业务。之后又在恒美做了三年,才回精信,任客户总监、董事、直至总经理。有必要说明的是,1992年精英与中信的合资,形成了今天的精信公司的前身。陈一木丹做广告缘于对市场的热爱,做广告很成功在于很用心。
“考完试不一定毕业”
有一种不断进取精神在身上洋溢的陈一木丹,一生经历过无数次考试。但她说,“考完试并不一定毕业”。人生有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在等待着每一个人。
陈一木丹虽然从marketing起步,但在创意策略的把握方面极其敏感。创意人员一个创意出来以后,尽量不要批评这个创意,而是说你这个创意是不是把你对目标市场要讲的内容讲出来没有。
不断努力,不断超越,完善公司的“产品”体系,形成强势品牌。陈一木丹一直这样努力。
看上去很显苗条的陈一木丹,显得特别精神,这和她的敬业精神是相联系的。陈一木丹每天很忙,她除了经营着这样一个庞大机构,还身兼许多社会职位,并积极投身于社会的贡献之中去。
她参与香港贸发局的工作,使她有较大的视野来经营广告,参与香港广告协会的工作,使她推动行业进步的力量得以体现。在国内更是参与了多次大型的广告商务评奖会,为行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力。
忙归忙,累归累,但陈一木丹总是保持着特别好的心情。
〔附:
陈一木丹档案
现任中国精信(GreyChina)与香港精英(GreyHongKong)广告公司董事长及行政总裁。
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主修市场学,在广告界工作了21年,资历深厚,而效力于Grey的网络公司亦已有16年之久。在她的领导下,精信和精英已成为一个全资讯广告集团,服务范围包括媒介、公关、医疗保健以至互动网络广告;也是发展精英互动广告公司(GreyInteractiveLtd)的幕后主脑人物。
为提高广告行业的水准,她更致力参与不少推广活动,是现任香港广告商会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席、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贸易咨询委员和传媒及通讯事务委员,她还是江门市广告协会理事顾问。(郑新安〕
(资料来源:大众网—新经济周刊
文章名:我们的产品是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