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火药和火箭。早在明朝,中国人万户就领先世界几百年开始了飞天实验,可时至今日,我们中国人却落后世界近40年,才把第一个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名次被排在了400位之后。我们第一个飞天英雄万户的事迹,我们泱泱大国的正史竟然对此不屑一顾,根本查不到只言片语,如此光荣的历史,只有在国外的典章里才能查到。
在中国历史上,创新者被冷落被讥讽嘲笑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家都知道南辕北辙的故事,古时候一个人要到北方去,赶着车子一直往南方走,路人告诉他,您走错方向了,这个人肯定是说:我认为地球是圆的,我的马匹很健壮,车子很牢固,我预备了足够的盘缠,我估计我能从南方绕回到北方来。后来,这个人的结局不得而知,但是这个早期探索地球奥妙者的事迹却被国人添油加醋描绘成了傻子的代表,至今未得平反。可以推测,在杞人忧天,一步登天等等历史典故的背后,肯定不乏许许多多历史的冤案。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科学的探索者,不仅没有成为英雄,反而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嘲笑的对象。明朝万户飞天实验失败后招致的诋毁和嘲讽,任何一种想象恐怕都不会是夸张,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应该悲哀和痛定思痛之处。
目前,在我国的学术圈,就笼罩着一层厚重的惰性气体。在这个圈子里,新生事物稍微有些萌发,很多权威们就会妒火中烧。学生超过了老师,业余学者超出了专家,儿子超过了老子,就是大逆不道,就是反上作乱,就是伪科学。天下是我武大郎的,谁敢与我试比高,谁敢与我奉为神灵的洋权威叫板,我就死死地把你们关在大门之外,想申请基金根本没门,要在学术期刊和学术论坛里发表文章,不光看地位看面子还要要银子。假如当面我压不住你,我就背后使个拌子也要撂到你。
中国落后的真正原因并不是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缺创意、缺思想,而是缺少重视创新、保护异想天开、尊重失败、善于发现本土人才的胸怀和机制。其实在中华大地上,无论是在官方还是在民间,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潜在着众多的发明家革新家,如果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高官,我们的富人,能够把把持着的资源,把把持着的场地,把把持着的交流渠道放的再宽松一些,民族的智慧之泉就会涌流。
如何才能建起一个尊重创造发明、保护异想天开、善待失败、及时发现本土人才,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增强的创新型国家呢?
A信息共享
只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看得更高。创新活动一般具有是一个投入较多,周期较长的特点,如果每个科研院所、每个企业、每个科研人员都重复劳动,每个拥有哪些设备,哪些设备可以共享,什么时候可以共享,是否收费,费用多少等信息可以被及时查阅,
A重复劳动时间越来越短
人本化的电子货币时代,由于政府可以比较容易的通过数据对比、民意反馈等手段及时统计分析出机器代替人力的潜能和隐形失现状,通过不断缩短全体劳动力的法定劳动时间的轮流上岗制度,歇人不歇马地动态化的实现社会劳动力的全体高效率就业。劳动力过剩阻碍机器代替人力步伐的障碍解除后,促使劳动生产率效率加速提高,人们能用越来越短的劳动时间,生产出和提供出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重复劳动时间占总劳动时间的比例越来越小。
B科研创新时间越来越多
重复总劳动时间极大缩短后,人们可以利用这些休闲时间从事学习、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或或其他体育娱乐等活动,用科学发明不断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和技术限制,不断进行新行业和新产品品种的扩张,从而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
C创新劳动是人类新财富的主要源泉
重复性劳动被纳入有序高效化轨道后,人们就会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创新性劳动才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扩展消费领域、增加消费品种、增加新财富来源、积累人类幸福总量、增加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
D科研创新资金充裕
在民意的推动下,政府和个人会会设立各种奖励手段,鼓励创新劳动。
由于任何人不能逃废债务,唯一帐户又可以很容易的监控到资金的实际用途,因此,为了鼓励创新,申请科研创新信用额度的门槛很低,国家财政还可以拿出一定比例资金,对购置科研设备材料的透支额超限的帐户实施补贴。民间也设立各种基金,对创新劳动进行鼓励。
E创新型人才受到社会真诚尊重
由于强制性的轮流上岗制度推动了机器代替人力的步伐,数控机器设备大范围普及,重复性劳动变得越来越简单,劳动收入相对越来越低。新发明新创造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劳动收入相对越来越高,创新型人才受到全社会的真诚尊重。最终会出现从事重复性劳动人数少于从事科研创新人数的现象,创新型社会形成。
(作者:高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