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批新兴城市的雷同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的名义下,城市建筑原有或独有的个性、特色、风格渐渐消失了,城市建筑体系自身独有旅游观光价值慢慢不见了,此景此情,殊为可叹。
中国的城市化还在猛烈进行,在以后的城市建筑中,能够避免上述的悲剧吗?我只能表示谨慎的乐观。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人们还没找到城市雷同化的真正原因。
原因在哪里呢?在政府吗,政府所管的,毕竟还有比城市建筑更重要的事;怪规划局吗?他们照章办事,也说不出有多大错;怪设计院吗?他们的图纸都是由别人审批的,也负不了多大责任,这就怪了,有果却无因,可这是绝不可能的事。
我认为问题出在城市思维和观念的创新上,就思维来讲,“一座城市要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而且是体系性的建筑风格,才能傲立于世界城市之林”,应该成为这个城市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共同意志;就观念层面来讲,”只有建立在本土风俗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型城市建筑,才是最具生命元气与活力的城市建筑”,应该成为这个城市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共同观念,这两条做到了,剩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另外,城市建筑体系的总体风格,应该有通才型的、最具创新才华的策划大师来作最先的创意,也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急切的事了。
舒明武
200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