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创新已经事关企业兴衰存亡的时代,中国的每一个企业乃至每一个员工都要从思维方式开始,重新进行学习。
但是,不要再去求立竿见影、一劳永逸,因为中国人吃急功近利的功太多了。中国男足就是个典型,在他们身上可以找到的太多思维方式落后的痕迹:好不容易打进奥运却吃了个零蛋,得了一面“最不思进取的球队”的奖牌,这就是保守性;没有个性,时而学韩国、时而学巴西、451、361、442,全攻全守、防守反击,变来变去,这就是平庸性;训练不让人看,不让记者看,甚至怪记者添乱,不放球员出国,这就是封闭性……唉!还是别提它了吧。
思维方式是一种实际存在的、表现上却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改造与提升员工原有的思维方式,必须要有耐心、要有毅力、要有韧劲,要相信最后的回报是极为丰厚的,令人惊喜的。
思维方式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企业内在质量的高下,也决定了企业内在力量的强弱,这是一个久被忽视的问题。
面对创新经济时代,一切未能以创意思维方式为前端进而激发起全体员工创造力的企业,一切未能将员工这种创造力保持下去的企业,无论现在多么辉煌,无论一时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危机,但最多几年后问题就会出来了,大问题就必然会出来了。
一切有着宏大抱负的企业家应该注意了,已经有新的企业箴言问世了:如“集资莫若集智”、“未来企业一半是资金,一半是智慧”、“平庸者的末日已经到来人来!”“未来企业最重要的价值是看不见的”……忽视这些箴言的企业到头来是要吃大亏的。
诸多成功案例证明,只有富于进取性、开拓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即创意思维方式),才能带领我们走进一片全新的企业天地。
在那里,我们会发现市场是如此的广大,成功的机会是如此的众多,竞争的策略与方式是如此的丰富,发展的前景是如此的辉煌。
在那里,我们还将发现:一个充满了创新欲望、创造活力的企业不发一番大财,一个充满了创意思维、创新斗志的员工不成就一番功业,那才是世间最困难的事情,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在创新活动中,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的理论,那些掌握了创意的基本技巧又勤于在工作实践中运用的人,无论他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能时时有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新的创造。
每一个创意思维技巧的实际运用都是无穷尽的,在运用中会充满剌激和挑战,会令人充满新的感觉、新的感受、新的体验,会令人感到无穷无尽的奋斗之乐趣。
在未来的岁月里,全员学习创意思维,全员运用创意思维,是企业摆脱困境、冲破逆境、超常规发展的一条真正的捷径,一个由有着高度创造性水准的员工构成的企业,常常会令其竞争对手不寒而栗。
企业不需要救世主,也没有救世主,但企业需要帮助,最需要智力上的帮助,特别是创造性智力的帮助、启发、点拨。
一个迷信外脑、放弃创新的企业是长不大的、走不远的,但一个自我封闭,拒绝外脑的企业同样也是长不大、走不远的,两者之间的度委实需要好好把握。
美国企业的成功原因之一在于借脑──借各国优秀人才、天才之脑(实质是借他们先进的思维方式及由此而来的发达智慧),这一点实在值得所有的中国企业家三思。
舒明武
2005、8、12二稿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