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有一个误解,以为发展经济,经济学家就是最重要的人了。这些年来,学院里原本不吃香的一批教经济学的教授学者便大大走红起来,频频发表言论,出席各种论坛,一时风头,不让影星歌星。
一二十年头过去了,人们从实践中才渐渐发现,某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经济学家给我们开出的诸多药方并不见效,有的还反而加重了中国经济的病情。认真算一下,我们这一期的学费交得够多的了。
关于这类经济学家不深入企业、不了解下层生活等问题已经有人揭出了,我就不再多说了,我要说的是,发展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人不是经济学家。只有这一观念确立了,许多被经济学家误导的事才不会继续发生。
今天,对中国经济来说,最重要的是创造能力。所以,那些有助于提高个人、企业、政府和国家创意力、创新力、独创力的专家,如创新经营专家秦骏伦、发明革新专家李爱平、创意策划专家陈放等,才是最重要的。可惜对他们的宣传远远低于对经济学家的宣传,这一点媒体是有责的。
中国经济学家的使命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基础理论上的创新性贡献(而不是凭着信息与资料的优势一个劲大贩西方的东西),是通过这种贡献而对国家经济战略发生长远的、全局性的有益影响,我寄望于这类经济学家的出现与增多。
舒明武
2005、7、1写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