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难忘君 |
为了你的微笑,不被黑夜覆盖,(02/13/2008 11:33:15,271) [查看全文] |
邓丽君:天才型的全才歌手 |
放眼(10/11/2007 10:41:31,413) [查看全文] |
网上怀念邓丽君语摘(9) |
她像一只不死的夜莺,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永远用她那美妙的歌喉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唱尽人间的悲欢离合!不管世间沧桑巨变,人生顺流逆流;纵然韶华飞逝,岁月变迁,青春不再,白发苍苍;也无法动摇邓丽君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她永远是我们的偶像! (09/05/2007 17:47:40,330) [查看全文] |
初恋的声音:邓丽君 |
事隔多年,你是否还记得, 相聚的时候,我们总唱一支歌 没有华丽的音调,没有动天的歌词 只有淡淡轻风,迎面吹过 一起再唱这支老歌,也许那歌词早已忘记 不变的是永恒,依然如痴如火……
(09/05/2007 17:47:12,469) [查看全文] |
想像中的邓丽君 |
最初听到邓丽君是在遥远的1984年某个平静的早晨。
我走在这个山西小城的尘土飞动的街道上,呆挂在街道边的电线杆上的有线广播里,忽然传出异声: 请你的朋友一起来, 小城来作客……
歌声温软,极富穿透力。在晨间的炊烟中飘浮。那天的景象与歌曲相契在一起,如同一首情景MTV。在晨间的八十年代气质里(09/05/2007 17:46:40,253) [查看全文] |
落花时节又思君 |
上周以来,报章网视等媒体上频频出现“连战”的名字。身边许多人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而我第一次听到这名字却是在十年前有关邓丽君去世的报道上:在十年前邓丽君的葬礼上,连战曾亲临灵堂致祭。巧合的是十年后的今天,连战来访大陆,与邓丽君十周年祭的日子前后而至,这使我条件反射式地又想起了邓丽君。 每隔一段时间,我总是要听听邓丽君。每每听到她的声音,我总会被打动,隔着青春凋零的帷帐,它仍然会唤起一种(09/05/2007 17:46:07,298) [查看全文] |
数十年都喜欢的一个女人 |
有这么一个女人,一直以来我就喜欢。喜欢得似乎无可挑剔、似乎可以原谅她的过失、似乎喜欢到爱上了她。从开始认识她的那年月,到如今,一晃过去了20多年,20多年了,还是喜欢得内心迷迷茫茫。
记得认识她的时候,我还处在青涩的年代,不知道爱情为何物、不知道男女关系关乎甚,就没有理由地喜欢上了。那时候,先是听了她的声音觉得温婉可人,和我平生听到的(09/05/2007 17:45:37,233) [查看全文] |
远去的邓丽君 |
2005年5月8日,是邓丽君去世10周年忌日。好多媒体纷纷发表纪念文章,或做跟她有关的节目。这对远去的邓丽君来说,是个安慰。 我第一次知道邓丽君,是在25年前的一个雨夜,我跟我的堂兄把录音机捂在棉被里偷偷听的就是《甜蜜蜜》。当时的感觉是,怎么还有这么好听的歌?但马上感觉自己好像犯了什么错误似的,悄悄地把听歌的秘密藏在内心。邓丽君的歌之所以能在内地大面积流行,主要是因为当时属改革开放之初,思想的变革需要另类的声音。人们(09/05/2007 17:45:07,258) [查看全文] |
红颜薄命的邓丽君 |
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天簌之声,是在上世纪1980年的一天。电影在那时是人们独一的文化活动。偶尔从高音喇叭里感觉邓丽君的美妙歌声,就让你迷恋到不能自己的程度,不仅是我还有好多人都是这样,可以说邓丽君整整影响了一代人。至今《小城故事》、《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等,我都能脱口吟唱出来,通过网络、光碟、唱片、磁带,邓丽君的歌声依然是那样的亲切、甜美、动人。
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她的使(09/05/2007 17:44:39,257) [查看全文] |
听邓丽君的年代 |
最近媒体上的两则消息引起了我对20年前大学校园生活的一段回忆。 一是郑绪岚重返东方歌舞团;二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展示了“发烧友”宗福先的一只日本三洋盒式录音机。 我有幸赶上了“文革”后的首次高考。在初入浙江师大校园的最初日子里,我和许多同学常常在夜幕降临以后围着教室里那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这人头攒动中间,偶尔也会有些师长光临。那时的电视节目,除了《大西洋底的来客》以外,留在我记忆深处的便是韩芝萍和李谷一、郑绪岚的歌声。 (09/05/2007 17:44:12,232) [查看全文] |
悼邓丽君(诗) |
拨停所有的钟 截断电话 给狗一根骨头 免它叫吠 请钢琴安静 低沉的鼓声 带领棺木同来 让哀(09/05/2007 17:43:43,273) [查看全文] |
西洋音乐与邓丽君 |
我记得从小家里就有美国的大落地电唱机。胶木大唱片是整套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和莫扎特、德沃夏克、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窿科夫、 理查、施特劳斯、马勒、德彪西、拉威尔、西贝柳斯、拉赫的弦乐作品,我学提琴时也是整套洋练习曲。我觉得那只是人类音乐精神食粮中的一部分,光吃西洋的古典并不代表你高尚和文明。
许多国人可能是小农做惯了(09/05/2007 17:43:16,244) [查看全文] |
邓丽君的歌曲艺术进入化境 |
1977年香港举办第一届“金唱片”颁奖,已在日本得奖无数的邓丽君以《宝岛之情歌第二集——今夜想起你》拿下香港金唱片奖。隔年,邓丽君又有两张专辑赢得“金唱片”奖。1979年更是同时有三张大碟获得“白金唱片”奖、两张大碟获“金唱片”奖,种种荣耀集一身,将邓丽君的歌唱事业推向第一个高峰。
邓丽君不仅钟情于举办大型个人演唱会,赢得观众掌声的(09/05/2007 17:42:44,300) [查看全文] |
每当听到君的歌 |
只有三百年才出一位音容笑貌举世无双的天赖之音歌星,,每当空气中飘来邓丽君清醇如泉、柔情似水的歌声。烦恼就抛到了九霄云外,忘得一干二净.
邓丽君不仅品德高尚,台风端庄,音质更是无人能及,少见的频宽中见清丽,磁性线性中带婉约,无论是高歌还是轻吟浅叹,多姿多彩的歌声深受亿万华人爱戴.
(09/05/2007 17:42:11,261) [查看全文] |
听邓丽君的高音 |
听君的歌最爽的就是她的高音区域,该区域往往是一首歌的情感最浓愈、最深沉处,听今日斑竹放的这首真是太美了;“爱人爱人-----我的爱-----我等你回来诉说情怀,---------
还有一首,名字忘了,好像是唱”海鸥“的,也是有两段不断的推高的高音区域,令人遐想连篇,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09/05/2007 17:41:40,318)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