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与战争
 
 *经典故事:武元甲从未见陈庚这么愤怒!
  1950年7月,通过几天的爬涉,陈庚与他的顾问班子终于到达了越南共产党在越北太原省西部山区的总部。时隔二十五年陈庚与胡志明的两双手又重新握在了一起。二十五年前,胡志明正在中国的广州从事革命活动。那时的陈庚还是黄埔军校的一个小连长。二十五年后,陈庚已经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威风八面的兵团司令了。  
越南共产党是在1945年被法国人赶出河内的。从那以后,越南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就名存实亡了。这次陈庚带着他精干的顾问班子来越南,就是应越方的邀请
(09/07/2007 11:15:25,283) [查看全文]
 *从“蒋氏作战法”看国军的正面战场抗战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蒋军作战都基本上是“以短击长”,这可以称为“蒋氏作战法”。在与日本侵略军作战的时候,蒋军多采取僵化的阵地防御战术,把大量有生力量暴露在敌人的优势火力之下,每每造成重大伤亡,有关资料显示抗战期间国军伤亡数量高达350万之巨。如果真的要追究法律责任的话,除了张自忠等个别将领之外,其他蒋军将领按照他们在抗战期间的作为,都应该被送上军事法庭。蒋军在与共产党作战的时候,也是常常分兵把守交通线或者困守孤城,坐看解放军
(09/07/2007 11:14:40,245) [查看全文]
 *粟裕创造的五大军事奇迹
(一)、现代战争中的大兵 团作战以战养战的奇迹
    以战养战作为战争中的最高境界,在冷兵器时代,已经不多见,在现在战争武器装备对后勤要求非常之高的条件下,是很难办到的.但粟裕却做到了,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一系列战役最具典型意义.华东野军以缴获补充武器以俘虏补充兵员.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且完全靠缴获成立了一支炮兵纵队.国 军在华东从以旅为编制行动,到以一个整编师为规
(09/07/2007 11:14:10,277) [查看全文]
 *苏日诺门罕战争(长篇)
    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了解到一场鲜为人知的正义与非正义的人类大厮杀——诺门罕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前夕,我到内蒙古边防部队采访,在新巴尔虎左旗的诺门罕中蒙边境线一带,我被一个边防连门前的木牌所吸引:“诺门罕战争陈列馆”,这也许是全军唯一的连队陈列馆了。
  走进室内,一件件使人触目惊心的陈列物便呈现在眼前:弹洞累累的钢盔、锈蚀的马刀、散落的弹壳、成堆的重磅炸弹、炮弹、除毒包、滤毒罐以及大日本制造的碑酒瓶
(09/07/2007 11:13:24,6120) [查看全文]
 *创造奇迹的志愿军英雄排
    在美国和韩国关于朝鲜战争的记述中,曾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地名——葛岘岭。1950年11月29日,这里发生了一场令各国军人肃然起敬的阻击战:一个志愿军步兵排在敌人百余架次战机和数千颗炮弹的轮番轰炸下,巧妙地利用地形,仅靠手中的轻武器顽强地阻击了拼死逃命的美军,歼敌215人,自己无一伤亡。创造这一战争奇迹的是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郭忠田和他的“郭忠田英雄排”。 
(09/07/2007 11:13:01,284) [查看全文]
 *中国抗美援朝的巨大收获
    当年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这场战争实在是留给了后来的中国人太多享用不尽的财富。
  ——整整50年前,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举将十六个国家的联军击败在邻国的土地上,以无可争议的胜利宣布了自己的强大,彻底夺回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应有位置。如果说建国前的国内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之战,那么
(09/07/2007 11:12:36,572) [查看全文]
 *台海战争真的不可避免?
  “机场上人声鼎沸,黎明的微光已出现在地平线,刚刚下过雨的机场显得干净利落,满载各种导弹武器的小车闪着警报灯疲于奔命,穿梭于各架战鹰之间,拖车轰鸣着将飞机从机库中缓缓拖出。每架飞机的地勤保障军士都是满头大汗,挂弹,检测,加油,忙得不亦乐乎。风飞扬拎着头盔从地下作战室出来和自己的队友互相挥挥拳头,快步奔向自己的心爱的坐机……”
  ——选自《惊涛拍岸》
  以上所摘录的并不是新闻报道,而是近日在网络上出
(09/07/2007 11:10:59,477) [查看全文]
 *中美海军的黄海较量
  1971年5月初的一天上午,在台湾以东的公海上,两艘配属中国人民海军东 海舰队的猎潜艇正在航行,它们 将和另一艘护卫舰组成一支小型反潜舰队,为5 天后将要穿越巴士海峡,经由公海返回北方某基地的一艘核潜艇 护航。
中国核潜艇的动向引起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的关注。两天后,奉命执行“木星计划 “的美国“大白鲸“号导弹核潜艇诡秘地驶进南中国海。不久,中国海军的2 2 5号攻击潜艇便发现了“大白鲸“。为了追逐快速运动中的目标,225号艇被 迫也加大
(09/07/2007 11:10:17,269) [查看全文]
 *上甘岭战役“打醒”埃塞俄比亚皇帝
  提起朝鲜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人们总会先想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表现,而忽视了这场惨烈战斗的另一个“主角”——“联合国军”。在“联合国军”当中,有一支来自万里之外的非洲部队——埃塞俄比亚营。由于受到美国的蛊惑,埃塞俄比亚走上了歧途,派军队参加了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结果在上甘岭战役中死伤过半,教训惨痛。
  美国军援埃塞俄比亚,塞拉西皇帝野心膨胀
(09/07/2007 11:09:51,246) [查看全文]
 *历史上与我军竟与21个国家开打
    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军曾先后与日军、英军兵戎相见;朝鲜战争中,曾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新西兰等组成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共17国部队,决一雌雄 ;20世纪60年代后,又与印军、美军、南越军、苏军、越军交过手。一部人民解放军与21国部队的交战史,就是一部人民军队的壮大史;一部中国人民扬眉吐气史;一部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的英雄史。
(09/07/2007 11:09:15,149) [查看全文]
 *中国激波风洞的建设
一、
    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防实力,拥有战略性武器的多少以及先进程度是首要条件之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年,战胜国美国在得知德国在战争后期已经着手 研制可打到美国的导弹后,做了深刻的反省,意识到在大型导弹的研制方面已经远 远落后。美国人勇敢地承认:“在德国人面前我们既无知而又毫无准备的状况是令 人羞愧的。我们在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和后掠翼的研制方面不仅疏忽大意,而且
在大
(09/07/2007 11:08:44,365) [查看全文]
 *王近山歼灭日本军官团
    “顺手牵羊”本是一句民间俚语,说某人走在路上,看见一只无主的羊,顺手就牵回家中,不费力捡了个便宜。将此俚语借用于军事谋略,就是在交战中,去取得轻而易得的小利。此计在《秘本三十六计》中的原文是:“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其大意是,必须利用敌方的微小空隙,取得交战中的微小胜利。少阴,是阴之初生;少阳,是阳之初生。此话的含意是:微隙的利用和微利的取得,可能是全局性胜利的萌芽和开端。两军交战,其目的自然是战胜对方或取
(09/07/2007 11:07:54,675) [查看全文]
 *南线大追歼中林、陈的三次争论
    林彪和陈赓是黄埔的师兄弟,曾一同参加过南昌起义,在历史上有渊源,却很少合作过。在人民解放军进军南中国的征途中,陈赓所在的二野4兵团被配属给林彪统辖的第四野战军,一起围歼白崇禧的桂系集团,这就是著名的南线大追歼。
    在战役进行过程中,林彪和陈赓发生过三次较大的分歧,利用电报往来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虽然最后由毛泽东一锤定音,但作为军事战略的选择,还是有不少可以圈点的地方。
(09/07/2007 11:07:27,294) [查看全文]
 *中美炮兵大战
    1951年2月13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29团参加了砥平里战斗,这是朝鲜战场上的一次大血战。
2月1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和第66军包
(09/07/2007 11:07:02,147) [查看全文]
 *中国在二战中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六、七十年前,日本开始大规模侵略中国。当时的中国领导人蒋介石心里是主张不抗日的(只是他不敢明目张胆地把这点说出来;他在抗战前和抗战初期的态度、犹豫及消极就铁证了这点),他一心消极地、被动地、天真地等英美来救中国。
    众所周知,直到1941年12月,日本才在太平洋攻击美国,这样才迫使英美对日宣战。而在此之前,中国已单独抗日四年半。如果这四
(09/07/2007 11:06:11,845) [查看全文]
首页 | 前页 | 后页 | 尾页分页 3/6  [1] [2] [3] [4] [5] [6] [>>]  
网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