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最心痛的三十四师 |
在电视剧《长征》中,我们难忘这样一组镜头:刚刚从死人堆中渡过湘江的毛泽东,坐着担架,一面询问着湘江突围战后的红军军情,一面频频找王稼祥、张闻天等人谈话,关注着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同时一再地感叹着(12/14/2008 18:20:59,481) [查看全文] |
强攻海南岛纪实 |
(1)毛泽东三次电示四野(09/08/2008 17:13:56,207) [查看全文] |
二战苏德战争中的“撞击战”揭秘 |
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苏联红军官兵不怕牺牲、英勇杀敌,战斗的激烈程度已经远远不止拼手榴弹、刺刀见红的程度了,甚至到了用身体进行撞击。当然,不是用人的身体,而是用飞机、坦克和舰艇的身体。(05/04/2008 12:50:23,413) [查看全文] |
中日战争的第一枪(军事科幻小说摘) |
事先谁都不会想到,中日战争的第一枪竟然是由台湾先打的。(03/16/2008 14:50:40,1271) [查看全文] |
越军将领承认解放军的厉害 |
前越南人民军武阮甲大将参谋官阮建同,在其退役以后发表了他自己对于中越战争的一些经历与看法。虽然这些问题遭到了越南政府的禁止。但是,他的言论在其他地区还是得到了一定的认可。美国军事作战研究机构就此收(02/26/2008 08:58:50,465) [查看全文] |
名将之师刘伯承 |
同历史上的岳飞、成吉思汗等许多伟大军事家一样,刘伯承元帅在其辉煌的戎马生涯中,坚决反对一枝独秀,注重在战争中培养优秀将领,因此麾下作战过的指挥员,无论建国后地位如何显赫,对刘帅无不以“师长”相称。“师长”一语双关,一指刘帅曾在抗战期间担任129师师长,二指老师和长者的合称。在某些场合,一声“师长”,更凸显部将们对刘帅发自内心的敬意。和刘帅长期作搭档的邓小平多次谦虚地表示:“我称师长,是老师的意思!”肖克将军曾经这样评价刘帅:“历来的军事评论家认为,一个(09/24/2007 19:50:22,212) [查看全文] |
美国军工战略:恶疾即将发作 |
(记者采访中国军事专家、作家宋宜昌。)
记:前不久,美国国会曾要求政府制定从伊拉克撤军的时间表,但被布什否决。美军被拖在中东数年无所作为,失去了咄咄逼人的全球性扩张势头,美军的发展出现了什么问题? 宋:总的感觉,美军现状是:虽有一些新概念新装备亮点,但整体上讲装备不断老化,同时又供养着越来越昂贵的少数几个军火企(09/24/2007 18:58:55,261) [查看全文] |
各国人士对解放军的评价 |
越南师长阮少雄: 中国陆军十分可怕,与其作战等于去送死! ……当我们终于等到可以抬头还击的时候,中国军队如潮水一样,汹涌的冲过来。他们冲锋多是散兵无整体队形。一些冲在前面的士兵,被我们的机枪一排一排扫倒。而后面的依旧冲过来。中国陆军是十分可怕的。他们有很多种近战武器。譬如82.5mm无后座力炮。这种被西方世界早已淘汰的武器,在他们手里,却是我们永备火力点的致(09/24/2007 18:48:14,3095) [查看全文] |
毛泽东决策西沙保卫战 |
毛泽东一生曾指导、指挥过许多战争。他所缔造和统 帅的军队,用落后的武器装备战胜了国内外强大敌人,成为一支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人民武装。1974年,毛泽东已81岁高龄。此时尽管他身体欠佳,自嘲快要“见马克思”了,但其头脑却依然清醒、睿智,并顽强关注着国家、民族利益及领土主权的完整。这一年,在毛泽东的决策、指导下,我军在西沙海域发起了一场规模不大但意义非凡的海上自卫反击战。这一战,不仅是中国海军舰艇部队第一次对外作战,也是毛泽东一(09/07/2007 11:18:59,243) [查看全文] |
志愿军炮战奇迹 |
6000多人的土耳其第一旅在两个小时内被全部歼灭,中国志愿军零伤亡。此战在土耳其教科书中被称为“金化惨案”。 这是一场朝鲜战争中最具搞笑成分的战役,如此巨大的伤亡,可以说是完全因为美军司令麦克阿色的愚蠢行为造成的。
这场战役可以说是中国志愿军第三次战役前的一个小插曲。二次战役后,联合国军回缩三八线.应联合国的要求,土耳其派遣了一个精锐旅参加朝鲜战争。该旅旅(09/07/2007 11:18:21,298) [查看全文] |
三十九军猛攻基隆(选) |
………… 22日清晨,忐忑不安的基隆市民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从外港开始,整个码头一夜间改变了模样,昨天傍晚还凌乱的东岸码头停满了大小不一,悬挂着五星红旗的货轮,好象一夜间盖起了整街的高楼,嘈杂的拖轮顶着船舷上写有巨大“COSCO”字样的货轮平稳地靠向码头,各作业区紧张有序地卸载作业水平,让从小在码头边长大的基隆人不由得暗暗称奇。 从第一艘“(09/07/2007 11:17:50,344) [查看全文] |
中越战争之:血火染高平 |
我军在高平外围经过五个小时的穿插合围,南集团已攻击发展至高平市以南、以东区域;北集团也迅速挺进到高平市以北、以西区域,我南北两攻击集团的红色箭头直指越军346师的至命死穴,恰似两面门闸已切断了高平守敌的退路。
开战伊始,按照我军的战斗决心,这场战斗就决定了是一场抢时间、争速度、比意志力的生死之战。我军合围高平速度之快,这也是越军统帅部(09/07/2007 11:17:22,753) [查看全文] |
美国人眼中的中印局部战争 |
美国美联社新闻纪录局曾经拍摄了一些,很少被人知道的关于美国派驻印度战地记者拍摄的一些中印局部战争的资料影片。虽然,当时美苏处于冷战期间。但是,作为同为印度后台的2大军事强国的美苏,此次,也是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以及资料祕密共享。因此上,那次战争,可以说等于处于中国1:3的绝对掠式局面。表面上我们打赢的是印度。但是,事实实质是打赢印度就等于中国一同击败美苏当时的两大军事世界强国。但是,时至今日,在美国国家新闻中心,被解禁的中印战争资(09/07/2007 11:16:56,242) [查看全文] |
二战战场经典语录 |
1、俄国虽然大,但是没有地方可退!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 ――面对20多辆德国坦克的冲击,苏军一个战斗小组的指挥官发出了这样的呼喊,他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在德军听来,这千百万红军将士发自肺腑的呐喊,比严冬的寒风更另他们战栗。
2、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阵地共存亡! (09/07/2007 11:16:31,225) [查看全文] |
二线部队打成了一等部队 |
当西线主力把歼灭战打得风急火燎的时候,东线第四十二军历时13天的防御战也打得地动山摇。 那会儿在很多人眼里,第四十二军是一支二等部队。 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在向彭德怀介绍情况时也说: “这支部队不行。”
的确,第四十二军原是1948年新春由辽南几个独立师升级合编而成的第五纵队,全军老红军战士不过三四十人,老八路底子也只有第三七0团两个营和第三七二团一部。和四野的其(09/07/2007 11:15:58,1187)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