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税负 |
本人是个小博士研究生,人称屁挨着地,又称北美萎缩男,在美国属于绝对的低收入人群,一年收入在2w美金以下,这个数字乘以八是不少,可是这边茄子4美金一磅(大概相当于32块钱一斤,一磅是九两左右),菜花3美金一磅,西红柿3美金一磅,葡萄最便宜大减价的时候也得1美金一磅,基本上这么说吧,一美金当一人民币用,有的时候还差点。一个月一千多点的工资勉勉强强能活,娶媳妇之前还敢经常下下馆子什么的,现在是吃顿麦当劳都得琢磨琢磨了。 (09/07/2007 13:37:00,1221) [查看全文] |
一个前苏联军官的反思 |
前苏联上尉军官科什别里雅科维奇:作为曾经的前苏联军官,我现在已经被解除了武装。 我目前定居在法国,之所以来到这个国家,我要看看在那个”春色“年代,我并没有去曾经向往的”圣殿“。但是,我究竟看到了什么?美国人在那个时代主办了一个叫做:”莫斯科之春“的俄语电台,在驻军营房中,我经常半夜起身,来收听。在收听中,我知道了原来所谓的苏维埃,是一个民族主义极端政党。他在把世界与我们拖入战争的深渊。而美国仅有美国是一个唯一(09/07/2007 13:36:32,200) [查看全文] |
奇文:文学死了! |
文学死了!憋在很多人心里的这句话,终于可以说出来了。有一些人不会答应,正是他们构成了今天的文学利益集团。他们也许是诗人、作家,也许是文学教授、批评家、文学编辑,或者就是那些依然怀有梦想的文学爱好者。但无论他们是否答应,文学,这只旧时代的恐龙,这个曾经傲视其他文字的庞然大物,它已经死了,它的躯体正在腐烂。
文学死了!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在文字写就的文本中,我们曾经认为文学是其中最艺术、最经典的形态,(09/07/2007 13:36:06,165) [查看全文] |
寿自从容来 |
从容,即舒缓、冲和、泰然、大度眼、栝淡之总和。从容之人做事不急不慢、不躁不乱、不慌不忙、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不愠不怒、不惊不惧、不暴不弃。虽遭挫折而不沮丧,虽然成功而不狂喜。 从容,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气度、修养、性格个行为方式,而且是一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要的有节律的和谐、健康、文明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从医学上探根求源,从容之人能相(09/07/2007 13:35:40,169) [查看全文] |
消失的俄罗斯 |
有些不知道何时何人封的“主流价值观”告诉草民,源自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法则指导下的“市场化”改革,是解决一切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灵丹妙药”,现在的大量社会矛盾和不和谐因素,是“转型期”特有的,大家要“正确面对收入(贫富)差距”,要“忍”,忍“阵痛”,“忍”新三座大山,之所以要“忍”,是因为“市场化还不够彻底”,还要加大“市场化”力度,不把剩下的那点国有资产(实则管理权可能已经被少数管理高层垄断)搞光卖尽,“转型”就尚未成功,前几(09/07/2007 13:35:10,219) [查看全文] |
北方有个国家叫苏联 |
苏联—— 上个世纪是强大的象征词。 前苏联—— 上个世纪末一直叫到现在的名词;逐渐被人们生疏了,淡忘了。 为何现在再谈苏联?因为苏联已经离去了十多年了,十多年的风雨,足够使当时的一切思绪冷却,现在让我们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向北方的历史时空,作一番关乎中国的观照,大约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 苏联是对(09/07/2007 13:34:38,501) [查看全文] |
一篇非常理智的文章 |
萨达姆输掉了战争,不仅仅在于他的武器不如别人,更在于伊拉克人心已失。数十万的共和国卫队不是被打垮的,而是被一曲楚歌吹散的。 伊拉克人民得到了幸福吗?傻瓜也能看得到,没有!美国人可以在这里推行他的民主,也可以当着你的面把《古兰经》扔进马桶。你有办法吗? (09/07/2007 13:34:07,206) [查看全文] |
前苏联反共人士“后悔不已” |
《大道中文期刊》载文,题目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俄国社会》,文章感慨于许多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悔悟。他们都是苏联时代持不同政见者和坚定的自由派。如今却发现自己过去千呼万唤的自由真的到来的时候却变成了一场噩梦。
当年这些尖锐批判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今天却有了根本转变。让人慨叹的是当年一本名为《让历史来证明》的书,对斯大林时代进行了尖锐批判的作者梅德维捷夫,今天的看法却是:“历史的判断,主要的(09/07/2007 13:33:39,242) [查看全文] |
七种最凶猛的文化武器 |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界呈现出一番前所未有的混沌局面,不同的思想理念互相交锋蹦发出猛烈的火花,各种价值趋向间频频交战掀风起浪,各领风骚或百花争艳, 可谓流采分成,新星升起的快没落的更快。每天都有无数新鲜陌生的面孔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他们大多养料充足蠢蠢欲动,大声疾呼着——我要让世界倾听我的声音。在通往理想的聚会上他们健步如飞,胸中喷涌着激扬的热血与勃勃的野心。 这是一个没有大师与领袖的时代,这是一个媒体泛滥的社会(09/07/2007 13:33:00,168) [查看全文] |
最毒的二十首情歌 |
这二十首情歌堪称最毒之二十首情歌,毒性强烈,严禁身心脆弱者服用,违者后果自负!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决定从第20首向前排,以逐渐适应情歌之毒。
不过此种做法会中毒愈深而不自知,所以还请读者慎之慎之。
第二十位:苏永康《我不是一个爱过就算的人》:当所有感觉走进麻木,当一切繁华归向寂寞,当所有季节都只剩一种颜色,只有你,还能令我触痛。
(09/07/2007 13:32:00,262) [查看全文] |
一位台湾人眼中的中国共产党 |
在大陆最重要的地方-天安门广场,每逢五一国际劳动节都会立起国父孙中山的巨幅画像好像比毛泽东像还要大。 * 在大陆很多地方都建有孙中山的有关纪念堂、碑等。 * 在大陆的课本和宣传里从来对孙中山先生及其领导的早期国民党都是很尊敬的 * 大陆从来没有对三民主义有任何不敬之词
(09/07/2007 13:31:13,5720) [查看全文] |
日本经济奇迹真相 |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是无法相比的,尽管中国已经是帝国末世的夕阳残照了。明治维新之后到甲午战争之前,也就是日本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之前,日本依然是勒紧裤腰带的经济小国。当时已经贫困的中国,为北洋舰队购置的大吨位军舰也远比日本多,军舰的质量也比日本好。日本为了建立现代化海军,举国捐献,连天皇也不例外。这种对比包含的其它意义我们暂且不论,只是须得明白这样一个事实,甲午海战之前,日本还只是个振翅革新的经济穷国。如果日本人果然有如某些啧啧啧者们所艳羡的那般优秀,何以在两千多年中都没有(09/07/2007 13:29:46,279) [查看全文] |
感悟秋天 |
久久的伫立窗前,望着窗外雪花漫天飞舞的银色世界,又让我思念那最爱的秋天! (09/07/2007 13:29:08,227) [查看全文] |
美国,好日子是借 |
今日的美国可谓霸气冲天。美国的霸道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我们当中的媚美的情绪可能会减弱不少,但恐美的(09/07/2007 13:28:31,185) [查看全文] |
中国四大地区美女 |
中国的开放使各地突然出现了很多具有现代属性的美女。过去的中国美女,总是给人搽脂抹粉、一双小脚、身裹旗袍的古怪形象,除了某些傻佬还在用这种形象表现中国女人之外,现代人都不会将中国女人理解成那副落后状。 女人跟城市一样,她直接被现代信息所改变。现在的女性得益于社会开放,从她们身上折射出的现代女人味,比之过去简直面目全非。如果不从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现代女性,那就可能成为(09/07/2007 13:27:58,328)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