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观点与构想
 
 *失去创造力的民族没有未来
    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是人类自己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创造力对个人来说意味着把握成功和被社会所承认的能力,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长期兴旺发达的保证。
    一个民族失去了创造力,也就意味着注定将失去民族的未来。原因很简单,没有创造力,就没有办法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当各种各样长期存在的矛盾总爆发的时候,也就是毁灭一切的时候了。
    失去创造力的民
(09/14/2007 15:46:47,273) [查看全文]
 *中国创造 时不我待
    人物小传:钟志华,1962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88年在瑞典林雪平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并做博士后研究,后被聘为林雪平大学终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当时瑞典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也是当时惟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他还曾是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11位专家委员中最年轻的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汽车碰撞安全技术、冲压成型技术和模块化轻量化汽车技术。现任湖南大学校长。
    2005年12月13日,中国工程院公布
(09/14/2007 15:46:19,237) [查看全文]
 *对自主创新现状的六点隐忧
    自主创新对一个国家的意义是毋须讳言的,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资源少又长期靠精放式经营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两高一低(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只能建立在员工低工资低福利的基础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的完善,这种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创新就成为民族企业的必然选择,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
    自主创新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不管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
(09/14/2007 15:45:56,214) [查看全文]
 *要有超过外国人的决心和信心
    (全国政协副主席、两院院士王选在第四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的书面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对第四届中国科学家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我因故不能出席会议,特作书面讲话,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中国科学家论坛通过从宏观战略高度探讨21世纪科技发展前沿,展示当代科技发展最新成果,促进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为与会代表与科学家之间交流、沟通、合作搭建一个广泛有效的平台。我赞赏主办单
(09/14/2007 15:45:23,133) [查看全文]
 *自主创新的战略导向
    “自主创新”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兴衰。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连续四次发表重要讲话,论述自主创新问题;近期在对企业和中部地区的考察中,又将“自主创新”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09/14/2007 15:44:59,250) [查看全文]
 *创意经济让您财源滚滚
    有些新东西出现了,也许你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对吧?
    我们似乎是突然发现,很多企业并没有生产什么实在的产品:专业服务机构如咨询顾问提供的仅是演示和报告,软件业提供的是几张光盘,媒体提供的仅是转瞬即逝的信息,设计公司做的是异常精美的图案,娱乐公司为生活提供的是快乐,创业公司的一份商业策划书可以吸取数千万风险投资资金……
    正如我们隐约意识到的,一些事正在发生,这些生产着对整个经济
(09/14/2007 15:44:32,139) [查看全文]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三大误区
  创新本来应是企业的本能,为什么中国众多企业却失去了这个本能?针对这个问题,我谈谈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现在自主创新为时过早。很多企业有一种畏难情绪,认为我们现在能力不行,获利能力很弱,只能等到我们自己腰杆子硬了才能做创新,现在提出自主创新是超前了。但是,我们今天提出自主创新,并不是一个水平和能力的问题,它本质上是一个路径的问题,就是到底要走什么路。我们当然承认跟国外一些大企业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因为有差距,我们才需要走一条合适的道路,才需要一
(09/14/2007 15:44:07,156) [查看全文]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十条途径
    我总结我们国内企业的一些经验,大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共有十种途径,今天我想让大家分享我的研究成果,每种途径我也提出一些案例说明,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一个途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我们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来的,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在能够引进技术这样的行业,我们主要要采取这种方式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这种创新方式是技术创新的一个捷径,因为时间最节省,成本最低,当年日本、韩国引进欧美的技术,就是通过消化吸
(09/14/2007 15:43:38,435) [查看全文]
 *创意经济的五个“突破点”
    创意经济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大力发展创意经济,不仅对于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提升区域竞争力、抢占21世纪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有条件的地区应在考虑自身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基础条件、人才保障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着力发展最能发挥本地优势、最能凸现产业特色、最具市场需求和带动效应的产业目类,全面开启创意经
(09/14/2007 15:43:13,202) [查看全文]
 *创新的窘境与出路
    要不要以用户为中心?要不要关注现在的市场?要不要追求产品的尽善尽美?卓越管理还有用吗?
    热衷于创新的管理者们在读完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所著的《创新者的窘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1997年)和《困境与出路》(The Innovator’s Solution,2003年)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困惑,要不要以用户为中心?要不要关注现在的市场?要不要追求产品的尽善尽美?是
(09/14/2007 15:42:47,180) [查看全文]
 *创意中国五部曲
    如果说“Made in China”是中国在世界商业版图上扬名立万的前戏,那么政府倡导的“自主创新”将是国家营销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一步??创意带来的中国发展篇的起承转合,极可能成为本世纪最具悬念的全球红色狂想曲:中国人有多少想象力,这个变化就有多少戏剧性。当“创意”这种不可批量生产、貌似一切皆可点石成金的思维武器成为地球村的生存准则,世界商业竞赛亦将中国推向风口浪尖。   
创意前奏曲:中国热情
(09/14/2007 15:42:10,192) [查看全文]
 *谁在妨碍中国自主创新?
    要破解至今依然困扰中国人的“李约瑟之谜”,关键在于要建立能提供有效激励的科学界的制度安排,以及形成真正能保护企业家利润动机的机制和规则。
    “自主创新”可能是当前中国最热的词汇之一了。
    2006年3月16日我国发布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我国发展的长期性深层次矛盾之一,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升为国家战略。3月20
(09/14/2007 15:41:36,275) [查看全文]
 *创意产业的中国之忧
    “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句从美国硅谷到华尔街的流行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共鸣——韩国打出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标语;日本喊出了“创意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口号。如今,刚刚开始播种的中国“创意产业基地”,能否收获创意的硕果?
2005年,家住上海市泰康路的李先生看到一些旧厂房被租赁后,摇身一变成了设计所、画廊、艺术家工作室等等,不觉心中一动,决定把自己18平方米的底楼小屋装修出租。装修才进
(09/14/2007 15:39:01,203) [查看全文]
首页 | 前页 | 后页 | 尾页分页 2/2  [1] [2]  
网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