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在高平外围经过五个小时的穿插合围,南集团已攻击发展至高平市以南、以东区域;北集团也迅速挺进到高平市以北、以西区域,我南北两攻击集团的红色箭头直指越军346师的至命死穴,恰似两面门闸已切断了高平守敌的退路。
开战伊始,按照我军的战斗决心,这场战斗就决定了是一场抢时间、争速度、比意志力的生死之战。我军合围高平速度之快,这也是越军统帅部和第一军区司令员文进勇所没有料想到的。不然,越军步兵第346师师长黄扁山,怎么能够高枕无忧地脱离自己的部队,而一直待在凉山市未返回防地指挥部队战斗呢?也许他们对自己的王牌师获胜还有几分把握吧。
总的来说,我军对高平市的分割穿插和包围,是一场硬碰硬的苦仗。这种“硬”,并不是说越346师官兵如何有战斗力,而是指越军长期经营的战场基本建设方面的优势。险峻的山势地利,为越军防御提供了便利条件,确实是宜守难攻。不然有许多要点和区域,连法军、日军和美军都没有攻占过。我军有利的一点是对越军的基本情况熟悉,其公路建设和抗美援越作战期间,我军对其各战场可以说是了若指掌。有一点值的一提,那就是我军为何要在这山路狭窄、不利于装甲摩托化部队行动的区域,投入了这么多的坦克部队呢?我军认真 总结了美军在越南战场上的经验教训,在山地作战中,运用空中力量支援地面部队,无疑是“高射炮打蚊子”有劲使不上。空中打击对坑道、溶洞等永固工事根本没有效果,这包括对地面打击时使用重磅炸弹、汽油弹、火箭弹等。但在一些不引人注目的战例中,我军研究发现,美军步坦协同作战效果要好于空地协同效果,尤其在山地攻坚战中,这种区别和效果十分明显。我军在战略上的大胆想定和战术上的灵活动用,以及我官兵的神勇表现,都体现出我军的战斗作风和指挥水平,这更是越军无法比拟和望尘莫及的。
高平市是越南高平省省会,亦是越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和指挥中心。市区东西北三面临近献河,周边8公里左右地形较平缓,均系土山,并有316、238、595、385诸高地环抱该城。公路交通发达,是3、4号公路的交会点,有公路通往越北各县城和村镇。
高平驻守越军有四个营。其布署:八五一团一营配置在高平西侧316高地一带;训练第十七营配置在高平东北魁棍、677高地一带;特工二十营配置在高平以南纳菲、纳热一带;六七七团一个营配置在高平东侧238高地一带。加强的炮兵188团配置在防御要点上。越军凭借高平外围的有利地形和既设永备工事固守,企图阻止我军攻占高平市。
我东线总指挥许世友将军对各穿插部队的行动十分关注,他希望能随时掌握南北两攻南集团的前锋位置,但是受地形和战场情况的影响,我军通信器材受到一定限制,一度与军区前指失去联系,这使许世友将军十分恼火和不满意。但是当将军接到南北两集团攻击穿插到位的战报后,他高兴的畅怀大笑,吩咐身边的作战参谋说:“给两个部队打招呼,要保存体力,尽可能安排战士们调整一下,我们的大仗还在后面呢!”
也许,许世友将军对碰上346师黄扁山大校这个娃娃师长不感冒,但他还十分看重346师这块牌牌,它毕竟是河内方面的拳头部队啊!只有打掉它,才会在河内当局的心头捅上一刀,才能让黎笋感到心痛。但是从两军交手的情况看,346师部队的战斗力出乎预料地差,甚至不及配合作战的地方武装和民兵,但它有一个特长,那就是一打就跑。
我军在高平方面的用兵之正确,只能用一个“神”字来形容。正如孙武所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我军兵出偏峰,装甲突击,都出乎越军的预料。但是有一点可以看出,越军在我指导和培训下,经过抗法、抗美两场战争的锤炼,比之奠边府战役之前要成熟和提高了许多。尤其是其“战略进攻、积极防御”和“以少胜多,独立作战”的两个作战原则,以及“地方军与正规军相结合,防御与进攻相结合”的作战形式,也都是其克敌致胜的法宝,也可以说是我军人民战争思想在越南的翻版。他们要依靠这个法宝,与我军较量一番,但他们沿途设置的层层障碍,却未能阻挡住我军凌厉地攻势。
越军第346师又称“高平师”,师部驻扎在南俊,其所属246团是该师的主力,称为“新潮团”。该师组建于抗法战争期间,曾长期担任越共中央的警卫部队,参加过著名的边界战役和九号公路战役,擅长运动游击战和防御抗击作战,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在外围穿插战斗中被我军歼灭一部。
我军对高平之敌的围歼做了充分准备。因为高平是我东线部队第一阶段的首选目标,虽其兵力不多,但是由于是省会城市,对于高平市的攻占,将会对河内当局造成震撼,也会对越军上下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直接把“第三军事强国”的面具撕下来,也会为我军下一步作战行动占据有利战位。
2月24日下午17时25分,我军攻打高平的战斗序幕拉开。前指一声令下,信号弹腾空而起,上百门大炮齐声轰鸣,炽亮的发射火光使西下的夕阳失去了光泽。如果说高平是一个城市,还不如说是一个万弹飞舞的蜂巢。弹群铺天盖地,在剧烈地爆炸声中,越军的军事目标被一一摧毁。首先是越军的通迅枢纽被打掉,一辆辆军车,轮飞车毁。准备转换阵地的越军炮兵,还没有来得及挂炮,就葬身于火海之中。正在集结调配的步兵还没有挪步,就在弹群的覆盖下,变成了肉块残肢。
夜幕降临,炮火延伸。我隐蔽的坦克冲出隐蔽地,跃马阵前。我五路攻击部队,顺着路沟、交通壕迅速接敌。敌我双方的照明弹此起彼落,把战场照的如同白昼,断墙残壁、破车坏炮,在光照中显得白森森的。照明弹熄灭的一瞬间,战地上熊熊的大火,炮阵地上的发射火焰,炮弹炸点的闪光,各种轻重武器的火舌,使黑暗的高平上空火红一片。曳光弹“啾啾”的飞过,各种弹丸的飞行轨迹在高平上空编织出一张血红色的火网。[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火炮发射“咣咣”不断,越军的高炮阵地、榴弹炮阵地、通信大楼和汽车停放场,在我猛烈的炮火轰击中化为乌有。我步兵爆破队的连续攻击作业,炸药包、爆破筒,在敌碉堡、隐蔽部和土木工事中轰轰炸响。
血火染红的高平,大地在颤抖,大地在呻咽,血火交溶,热浪灼人。瓦砾中是各形各色地尸体,在残存的房舍和倒塌的建筑中,还突着烟、冒着火。我一队队士兵、坦克在向市中心突进。
多少年没有这样的大战场面了。在冲天的熊熊烈火照耀下,大地群山和流淌的献河河面都染成了红色,炮弹落在河里,腾起的水柱和浪花,就似溅起的满天血水,因为在这生死搏杀的战场,血是红的,火也是红的!
在广西南宁我东线指挥所内,许世友将军端坐作战室,注视着标图员标示着巨大作战图上我军各部队的进攻变化态势。一个个红色的箭头指向蓝色的防御地带,蓝色的标示不断缩小,红色的区域不断扩大。从八一南昌起义开始,我军的所有的行动标示都采用红色表示。从井岗山到陕北,从延安到全国,进攻、转移和后退都是红色的轨迹和红色的区域,直到全国山河一片红。红色象征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色象征着革命胜利!
我突击高平的战斗还在顺利发展。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军已攻占了高平市委大楼,又攻占了高平汽车站,一面醒目的小红旗最后标示在高平城防指挥部的位置上。
五个红色攻击箭头聚到了高平市的一个点上,这时,刚好是2月25日的凌晨0时25分。越军苦心经营的第一座越北省会城市被我军攻陷了,新华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中,于清晨6时公布了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战报。[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军第一战役目标的实现,震动了河内,也震动了世界!
在我军猛烈的打击下,被越军尊为拳头部队的“英雄师”,一触即溃。其驻守高平的851团1营,训练17营,特工20营和步兵677团的一个营全部被歼灭,残余越军流窜隐身于山林岩洞。
面对我军的凌厉攻势,越军统帅部和第一军区司令文进勇,万万没有想到我军会如此迅速地攻占高平,惊慌之余,立即电令346师指及残部采用“保存实力零星分散”的游击战术拖住我军。
敌变我变。我军于2月27日开始,对高平以北、以东的山区,实施拉网式清剿战斗,以消灭越军346师残部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决心将其从越军建制表上彻底抹掉。(下集请看丛林大清剿)